抗疫故事 | 一场12小时的爱心守护
| 索 引 号 | CJS017/2022-000190 | 主题分类 |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22-09-05 10:38:05 |
| 名 称 | 抗疫故事 | 一场12小时的爱心守护 |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一场 12 爱心 | |
| 来 源 | 昌吉市零距离 | ||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在疫情面前,总有一些身影、一些故事让我们感动。永远冲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风雨中奔走的志愿者……在这些英雄的背后,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救护车司机,他们全天24小时待命,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全身被包裹得密不透气,行动十分不便,但他们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小心驾驶确保行车安全。他们除了要保障日常的急救任务之外,还承担着发热人员和隔离人员的接诊转运、核酸检测样本运送、疫情期间就医病人的拉运等工作。


这封感谢信,是一位患有重病孩子的家长在带孩子顺利就诊后,为了感谢昌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救护车司机李勇虎的无私奉献而写的一封感谢信。这是一位父亲在无助中遇到人间大爱时的真情流露,每每读起,无不让人热泪盈眶。

▲准备转运就医患者的李勇虎师傅
8月25日早晨7点,昌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救护车司机李勇虎需要送一位患有重病的孩子及家长去乌鲁木齐市新疆儿童医院就诊。由于该患儿来自中高风险区,只能在新疆儿童医院发热门诊等核酸、双抗结果出来后,再接受下一步治疗,前前后后历时12个小时,直到下午7点才从新疆儿童医院返回昌吉市。
在这12个小时里,李勇虎不忘时时关切询问孩子的治疗结果,并提醒家长和患儿要注意吃饭,而他自己却粒米未进,不吃不喝。“在为孩子治疗的近2年时间里,我的心早已麻木,此时李勇虎师傅一句安慰的话,让我这个七尺男儿也潸然泪下。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心,人生哪有过不去的坎。”孩子的家长深受感动,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转交到昌吉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感谢疫情期间像李勇虎一样默默付出的人们,正是他们一点一滴的无私奉献,让爱在平凡的岗位中闪耀夺目,护佑着群众健康。

▲ 接送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田同军师傅
在昌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李勇虎一样,曹国祥、田同军2位同事也在从事救护车司机工作。
他们开展转运工作没有固定时间,电话一响就要立刻动身。他们与时间赛跑,快速将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安全转运到指定隔离点。因任务繁重,有时候为了节省防护服,从接到任务到任务结束,他们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工作。他们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有时在车辆消毒的间隙,用最快速简单的泡面对付几口,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接送下一个人,高温密闭的车内,汗水浸湿了衣裳。如此连续不断地反复往返,等他们接送完最后一个人,常常已到了凌晨两三点。

▲ 夜晚运送隔离宾馆核酸样本的曹国祥师傅
他们还承担着运送隔离宾馆核酸样本的任务。每到夜深人静的夜晚,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救护车闪烁着车灯奔驰着,他们争分夺秒,尽快将核酸样本送至方舱实验室,然后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回到单位。次日早晨,他们又时刻准备着接受新的任务。
白色的救护车,就是他们的“战车”。虽然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但是他们都在战斗在“疫”线,在每一次院前急救、突发事件来临时,他们总是和医务人员及时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刻;特殊时期,他们勇往直前,在转运人员、接种疫苗、运送核酸的白天或黑夜,他们都驾车在公路上飞驰,与白衣战士一起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防线上。(昌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古丽尼尕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