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点,基孔肯雅热在新疆也能“热”?
索 引 号 | CJS017/2025-00013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25-08-08 19:34:32 |
名 称 | 冷静点,基孔肯雅热在新疆也能“热”?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基孔肯雅热 新疆 | |
来 源 |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近期热度超高的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新疆人该防吗?怎么防?
核心知识点来啦
赶紧转发收藏!
两种“热”咋传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登革热则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
这两种疾病均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一些网络报道中所谓新疆常见的“花蚊子”多为刺扰伊蚊。这些伊蚊不是传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主要媒介。
咱新疆需要防这两种“热”吗?
虽然近期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新闻看得人心惶惶,但大家无需恐慌,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 根据我区蚊媒生态学监测数据,新疆本地已发现17种伊蚊,包括刺扰伊蚊、里海伊蚊、普通伊蚊、屑皮伊蚊等。大部分地区优势蚊种为里海伊蚊和刺扰伊蚊。目前,在我区尚未发现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 蚊媒病原学监测的重点蚊媒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毒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均未检出阳性。即,我区没有发生蚊媒传染病。
所以,我区蚊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是外防输入,来自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区的人员,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 新疆7-10月为蚊密度高峰,最高为9月上旬。入冬后(11月至次年4月)我区无蚊虫孳生,无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 截至2025年8月7日12时,新疆本地未报道有输入病例。
当然,咱防蚊知识还是得储备,毕竟,这些“小妖精”真的很惹人烦。
如何防蚊、防病?
◆ 了解疫情信息
☑ 出行前,查询目的地蚊媒传染病流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 若前往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流行地区,提前准备含避蚊胺(DEET)、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便携式蚊帐等防护用品。
◆ 做好个人防护
☑ 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外出旅行,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
☑ 在户外活动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
◆ 清理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 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中繁殖,定期检查并清除室内外小型积水,如花盆托盘、瓶罐、冰箱底部接水盘等。
☑ 填平坑洼地面,硬化和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无积水。
☑ 蓄水池、水箱等加盖密封,水生植物容器及时换水并彻底清洗内壁。
☑ 废旧轮胎应钻孔排水或遮盖,露天堆放的物品用防雨布遮盖。
“清积水、防叮咬、早就医”
虽然蚊子传播的这些疾病听起来吓人
但只要做好防蚊措施
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记得“武装”好自己
少收“红包”,少得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