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 增长动力持续加强
索 引 号 | CJS026/2021-00003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19-10-16 17:57:59 |
名 称 |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 增长动力持续加强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消费 市场 动力 持续 加强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今年以来,昌吉市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健全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培育消费新动能,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9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今年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州消费品市场的43%。
(一)城镇市场占主导地位,为消费品市场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按销量单位所在地分,1-9月,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7.28亿元,同比增长7.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31亿元,同比增长7.7%。从市场份额看,城镇市场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6.7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支撑作用明显。
按消费形态分,1-9月,全市实现商品零售额84.25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部消费品市场的84%,对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为79.2%,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6.1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部消费品市场的16%,对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为20.8%,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1.6个百分点。
(三)限上商品零售增速小幅增加,限下商品零售总量稳步增长。
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31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较1-8月上涨3.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占全市整体消费品市场的比重为32%,占全州限上消费品市场的比重为78%,规模较大。
而限额以下单位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零售的重要渠道,相对于限额以上单位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较小,经营仍然保持平稳增长。1-9月,全市限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94亿元,同比增长8.8%,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4.61个百分点。
(四)限上商品零售亮点明显,消费持续转型升级。
据对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统计显示,在监测的19类商品中,7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呈上升趋势。
一是汽车消费增速持续提升。随着购车需求基本平稳,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长放缓。为提振汽车市场,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全市汽车销售企业加大营销策略,刺激购买需求,自今年6月我市汽车市场回暖以来,连续四个月持续小幅增长。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依托重大节日做好车展促销活动,如西峰源汽车在十一前夕开展金秋钜惠、价享十一及盛世华诞70周年,哈弗钜惠金秋燃两大车展活动,哈弗车型销量大幅增加; 二是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如宏东汽车向二级代理批量销车,加大进口车型营销策略,销量明显增长;三是拓展新款车型,增加顾客试驾体验。如中惠军利汽车不断拓展吉利星越、博越等车型,利用每周周末开展试乘试驾活动,邀约顾客试乘新款车型,感受新款车型魅力,新款车型销量不断增长。1-9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
二是文化体育娱乐类商品增长较快。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发展较好。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长21.7%,增速同比上升24.9个百分比,书报杂志类商品增长43%,增速同比上升28个百分比,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增长3.7%,增速同比回落23.7个百分点,由于宏景通讯增加小米专柜带动我市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大幅增长,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139%,其中智能手机消费增长78.5%。
三是石油零售增速稳步增长。9月旅游旺季带动汽油需求量增加,石油类商品销售额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3.99亿元,同比增长9.3%。
二、存在问题
(一)住餐企业发展缓慢,抗压能力较弱。
今年以来,限上住餐单位受经济增速放缓、流动人口减少、同业竞争加剧、运营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发展明显滞后。1-9月,全市共实现限上餐饮收入0.72亿元,同比下降40.6%,降幅较1-8月扩大2.2个百分点。26家限上住餐单位中,16家营业额呈负增长态势,另外,还有3家单位关停。
(二)消费分流导致本地商超发展滑坡。
近年来,大型商场超市已处瓶颈期,面对网上购物模式快速发展,及其他实体商超的加入对于本地商超形成较大冲击。1-9月,全市入规六家商超企业(汇嘉时代百货、汇嘉生活广场、汇好美购、隆源恒峰百货、华洋实业分公司、燕平日日新超市)三家呈现负增长,1家低位增长,1-9月六家商超共实现销售额8.03亿元,同比下降10.4%,实体商超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乡村市场消费潜力挖掘不够。
近几年乡村市场一直稳步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但总量依然较小,比重低依然偏低。1-9月,全市乡村市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乡村消费市场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的释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推进餐饮企业转型升级
住宿餐饮企业要积极应对市场形势,通过创新经营管理思路,采取诸如加大硬件基础投资、加强网络合作等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加快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重视,加强对限上餐饮企业的管理和扶持,鼓励发展大众餐饮、品牌餐饮、特色餐饮制定相应的促进住宿餐饮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充分利用昌吉交通便利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抓住节庆、旅游等机遇,带动流动人口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二)拓展发展模式,提高消费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快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解决全市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在政府资源开放、网络安全保障、投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全市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税费合理化,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释放电子商务发展潜力,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水平;二是不断提升现有商场的服务品质,提供政策支持,优化不同层次人群消费结构,增加消费内容,防止本地消费外流;三是已于9月份完成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的两家分公司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购物中心、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民街超市的注册工作。计划以 10月31日作为基准日,将原有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人员划转至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购物中心、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民街超市,确保于年底前将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购物中心、民街超市的营业额纳入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统计,从而解决这两大商业实体无法入统难题。
(三)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增加商品有效供给。
在农村地区适度发展大型商业网点,加强配套商业设施建设。增加现有中低端百货店的商品种类,淘汰落后劣质商品,适当扩大品牌商品的销售。引导信誉好、实力强劲的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创新商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新网络、新模式。
(四)做好达标企业纳规入统,强化临界企业跟踪培育
一是依托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对已达标的商贸单位进行摸排,近五年经营稳定企业,紧抓年度入库机会,完成限上单位入库纳统工作;二是对于拟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联动工信、文旅等业务主管部门做好培育工作,积极做好跟踪服务,确保达标一个,入库一个,力求尽早达标纳统入归;三是加强临退库企业的监测力度,各部门应拿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大此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生存发展,尽最大努力保留,杜绝投资浪费,防止“今年入、明年退”的现象发生。(昌吉市统计局 马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