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索 引 号 | CJS003/2021-00007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应急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1-10-29 18:03:25 |
名 称 | 2021年10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2021 10 月份 安全生产 工作情况 情况报告 | |
来 源 | 昌吉市应急管理局 |
按照要求,将2021年10月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0月份,我市各部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64家次,排查治理一般隐215项,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0起,停产停业整顿0家(均为建筑施工工地),关闭取缔0家,行政罚款3.5万元,下发执法文书52份,行政拘留0人。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10月9日,昌吉市召开预防燃气闪爆事故安排部署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庄国强对我市预防燃气闪爆事故做了安排部署;10月14日,召开10月份安全生产例会,安排部署了迎接自治区年终绩效考评事宜,并分析研判了10月份安全生产风险,讨论了住建行业安全生产严管严控12条规定,听取了文旅行业重大隐患治理进展情况,市委常委木合牙提常委主持会议并讲话;10月18日,昌吉市召开常务扩大会议,市委常委姚进对当前安全生产做了安排部署,市委书记秦伟做重要讲话。
(二)持续深入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为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党代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10月19日安委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全市分成26个检查组,由各分管市领导带队,持续对各行各业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安全大检查,同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各行业每天将检查的隐患建立清单,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自4月10日以来,全市共检查企业1351家次,查处一般隐患2752项,已全部整改完毕,整改率100%。
(三)持续推进安全风险“清单管理和”事故隐患“清零行动”常态化工作。根据州安委会《昌吉州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清单管理”和事故隐患“清零行动”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双清”)要求,我市立即行动,下发了“双清”方案。并召开了专题会,对“双清”工作进行了解读和答疑。截至目前,各部门对208家企业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其中排查重大危险源39项,较大危险源58项,排查一般隐患186条,上报危险作业449次。
三、当前安全生产风险和防范措施
进入十月份,天气由凉爽开始逐步转向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逐渐增多,全市各行各业也在根据季节变化做相应的较大调整,风险隐患随之增大。为遏制季节转换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市实际,对全市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形势进行综合研判,并有针对性提出安全防控措施。
1、道路交通领域。一是寒冷临近,大多企业、建筑工地进入赶工期,运输需求量随之也进入高峰期,大型运输车辆运输忙碌,交通违法突出。二是大型货车存在的安全风险。大型货车特别是“两客一危”车辆满载货物后制动距离远、制动性能差,临冬期间,路面较易结冰,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三是电动车交通违法多。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电动车没有挡风防护,驾驶人嫌戴头盔不保暖,都戴着厚厚的棉帽,存在视线盲区。四是遇有强降雪恶劣天气,冰雪清除不及时容易引发碰撞、剐蹭道路交通事故。五是冬季恶劣天气下,一些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公共意识、守法意识不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增多,影响道路通行秩序。
防范措施:一是要针对冬季交通事故频发现象,深入分析辖区重点、危险路段交通安全形势和事故发生特点,推进隐患治理工作。二是要加大路政设施的隐患排查工作。对重点县乡道路进行实地勘察和隐患治理“回头看”,有效促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治理和设施建设的完善。三是要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和巡查力度。针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加强巡逻管控力度。重点对北过境、北外环、东外环等大货车通行重点路段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大货车事故多发路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四是要加强重点车辆的管控工作。交通、交警部门要对全市已备案的“两客一危”车辆运输企业进行约谈,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签订安全主体责任书。五是是严格制定并落实大型车辆通行证准入制度,在城区划定大型车辆禁行区域,设定准入条件,并向社会公告,从制度上将不放心的车辆、违法车辆隔离在禁行区外围。
2、建筑施工领域。一是秋冬换季,天气转冷,建筑施工进入收尾阶段,存在赶工期、赶进度等现象,易出现事故。二是冬季部分施工企业取暖设施不规范,存在使用煤炭、电炉取暖等现象,易发生CO中毒或触电等事故。三是因温度降低,工人穿戴较多,影响身体敏捷度,施工期间易出现高处坠落、跌倒等事故。pan>
防范措施:一是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何教育,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施工现场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分析研判各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全覆盖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检查,查处安全隐患。三是督促施工企业完善职工取暖设施设备,同时加大职工生活用地用电的检查,宣传冬季防火防C0中毒知识,防范各类事故。四是及时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对高处作业的脚手架和上人梯、斜道、马道等应随时检测,确保牢靠平稳,大风、大雪、大雨天气后要及时清扫加固,消除隐患。
3、危化领域。一是受冬季持续低温影响,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及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环节安全风险增大;冬季生产场所相对封闭,受限空间、封闭空间易聚集有毒有害气体,人员中毒风险较高,安全风险增大。二是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企业存在赶工期满负荷生产情况,易滋生重生产轻安全思想,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淡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要求落实松懈,安全生产风险增大。
防范措施:一是督促企业制定落实《企业低温防范措施》,针对易发生冻堵的关键设备设施,分析人、机、物料及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督促企业排查受限空间、封闭空间场所,对强制通风设施、现场报警设施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完好使用。二是组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检查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杜绝因抢工期超负荷生产、带病运行生产现象。对标对表已经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跟踪整改落实。三是指导督促针对辖区内突出风险加强会商研判,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拉网式、全覆盖、持续不间断的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各环节安全监管。
4、旅游领域。旅游旺季虽然已过,但近年来,常有驴友为寻求刺激和冒险,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去人烟稀少,寻求不受安全约束的“野游”,这些区域尚未开发,没有避险场所和设施,加上人员不专业,一旦出现天气异常,易出现人员被困等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一是组织天东局乌南分局,南部山区、北部荒漠乡镇对险工险段、人烟稀少区域设置警示标和警示牌,并发布公告,明确告知游客该区域尚未开发,禁止进入。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旅游公司采取分发宣传单、广播、导游提醒、签订提示书等形势进行宣传,增强各旅游人员的防范意识。三是完善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制度,强化封闭管理措施,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在未开发景区内提供旅游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加大惩处力度。
5、城市燃气:一是进入冬季,燃气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使用范围线长、面广,尤其是冬季户内燃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泄漏而引发火灾、闪爆等,安全风险增大。二是部分孤寡老人燃气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灵便,使用燃气不当易引起燃气事故。三是老旧小区燃气管道、胶管老化,无报警装置,燃气灶缺少熄火保护装置,易引发燃气闪爆事故。
防范措施:一是要深刻汲取近期燃气闪爆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10月9日昌吉市预防燃气闪爆事故安排部署会议精神,相关单位按照职责抓好落实。二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城市管理部门要牵头成立专项组,制定隐患排查方案,对燃气企业、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全覆盖排查,并严格执法。三是压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属地责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安排专门人员,加大辖区燃气用户和企业走访入户力度,尤其对孤寡老人加大走访排查频次,走访情况纳入研判会内容,排查出的隐患督促落实整改。四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联合街道成立城市燃气安全使用领导小组,划分片区管理,同时按照6个街道划分成立6支隐患排查队伍,定期对全市使用燃气用户进行排查,确保再不发生燃气闪爆类似事故。对于个别乡镇的燃气用户,由供气企业和乡镇联合成立隐患排查小组分组开展工作
6、特种设备领域。一是电梯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昌吉市电梯数量大,已达到4167台,维保不规范,主要部件运行状态不顺畅,可能会增加电梯安全事故隐患;电梯使用单位以保代管现象较突出,日常检查缺失可能会引发电梯安全事故;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无人接听或失灵现象还存在,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救援的隐患。二是叉车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秋冬季,部分企业收购和成品出厂使用叉车频繁,不及时维护保养和误操作会造成机械伤害、撞击、挤压、坠物伤人等事故隐患;加上作业人员秋冬换季易疲乏,不按规定检查车辆状况,未按规定时速驾驶或车辆带故障行驶,易造成人员或物品损伤。
防范措施:电梯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对达不到电梯使用条件的电梯停止使用;加强对电梯的检查,更换不稳定的部件,降低电梯的故障率;检查电梯应急报警装置的有效性,发现应急报警装置故障应立即进行修复;机房温度过高,应增加降温裝置;检查电梯曳引机的工作性能,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用。二是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区、危化企业、气瓶充装单位专项检查,深入推进专项治理,确保重点区域无重大风险。
叉车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叉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二是驾驶员每日开始工作前对叉车性能进行检查,各紧固螺丝应紧固,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报修,定期对叉车进行维护保养。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无证作业或发生事故的定格处理。
7、消防领域。一是因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工业企业设备设施易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二是受天气转凉影响,作业场所容易因关闭门窗导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引发中毒窒息事故。三是农牧区因气温下降,居民用电环节逐渐增多,特别是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以及家庭燃气使用量将大幅上升,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增加。
防控措施:一是进一步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巩固前期行动成果。二是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特高压输变电站、棉花收购加工储存和仓储物流场所等>六类高风险场所,要进一步增加检查频度和密度,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各类隐患整改率达到100%。三是督促各街道(社区)针对秋季火灾规律和特点,突出“三小”场所、电动自行车、再生资源回收、出租屋、地下建筑、物流仓储、电池生产储存企业、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等火灾高风险场所和部位执法检查,全力预防和减少亡人伤人火灾事故发生。四是加强CO中毒事故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普及工作,通过督促村大喇叭、微信群、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的方式,多频次的宣传和提示警示,广泛宣传预防一氧碳中毒安全常识。突出特殊部位、人员,逐户排查一氧化碳报警器运行情况,全面排查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消除隐患。
昌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