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吉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 | CJS001/2017-000088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4-01-24 12:31:48 |
名 称 | 关于昌吉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2013 财政预算 预算执行 情况 2014 草案 | |
来 源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
内容概述 | 2014年1月17日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 高 群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昌吉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 |
2014年1月17日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
高 群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昌吉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初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我市2013年财政总收入预算为49590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3800万元(含上划州财政“三税”收入,与州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一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3510万元(含上年结余1769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593万元。具体分解为: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为43120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100万元(含上划州财政“三税”收入,与州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一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48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593万元;上年结余17690万元。
——高新区财政总收入预算为647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00万元。
(二)地方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27227万元(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918万元,同比增长25.53%),剔除州财政“三税”分享收入5903万元后,全市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621324万元(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015万元,同比增长26.13%),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同比增加15895万元,增长2.62%。具体分解为: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58628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3805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7505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上级补助收入116402万元(体制补助31375万元、专项补助85027万元);⑷上年结余收入18568万元(公共预算结余878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7690万元)。
——高新区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35044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21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36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上级补助收入14798万元(市级补助13448万元、州级专项补助1350万元)。
(三)地方财政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我市2013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495903万元(含高新区647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7.29%(以下支出项目比较口径相同),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2393万元(含高新区13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0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9.9%;政府性基金支出203510万元(含高新区510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3.72%。
2013年全市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603076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同比增加15956万元,增长2.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60705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9148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上解支出13223万元(公共预算收入上解12056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1167万元)。具体分解为:
——市本级实际完成财政总支出569968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44603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2142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上解支出13223万元(公共预算收入上解12056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1167万元)。
——高新区实际完成财政总支出33108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102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006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
(四)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支出项目
一般公共服务53559万元;国防405万元;公共安全18535万元;教育62731万元;科学技术1027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3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5666万元;医疗卫生17824万元;节能环保497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60072万元;农林水事务60830万元;交通运输745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417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2228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124万元;支援其他地区支出44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405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807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126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707万元;其他支出2334万元。
(五)政府性基金主要支出项目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3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安排的支出2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支出561万元;农林水基金支出1720万元(其中:育林基金69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374万元;水利工程建设1277万元);小型水库移民补助基金支出4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503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18036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支出158106万元;土地开发支出576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41947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235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51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225万元;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7163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的支出1077万元;土地整理支出13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安排的支出126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501万元(其中:上解自治区2012年农业土地开发资金30%部分116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5479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159万元;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42万元。
(六)年度收支平衡情况
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621324万元;2013年全市财政总支出实际完成603076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8248万元,其中:公共预算结余1867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6381万元。具体分解为:
——2013年市本级总收入实际完成586280万元;2013年市级财政总支出实际完成56996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6312万元,其中:公共预算结余1409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4903万元。
——高新区2013年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35044万元;2013年财政总支出实际完成3310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936万元,其中:公共预算结余458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478万元。
以上结余资金主要是教育费附加以及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四项计提专用基金的结余。
(七)融资贷款安排使用情况
全年融入资金12.93亿元,已安排项目支出8.46亿元,主要有:努尔加水库7000万元,文博中心3500万元,体育馆1233万元,城市建设5.1亿元,州市接待中心9800万元,环卫局清雪设备购置1603万元,综合医院建设10460万元。
二、2013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强财力,全力落实各项增收措施
一是进一步健全重点企业、税收大户及其他纳税人税源信息数据库,密切关注重点税源变化趋势,实行动态管理,使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二是建立健全收入任务考核机制,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三是依托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定期召开综合治税联席会议,加强收入情况分析,协调解决征管难题,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税效能。四是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培植涵养财源。五是扶持国有企业,通过向国有独资公司注入有效资产和资金,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增加国有收益。
(二)突出科学发展,全力支持城乡经济建设
一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7.8亿元,主要完成道路建设及街景美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投入2.74亿元用于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农村公路、特色乡镇和中心村建设。三是全力支持园区建设,投入3亿元用于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完成园区编制规划工作,切实提高园区承载力。四是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拨付财政专项资金3.06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三)突出改善民生,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1.13亿元,重点新建9所乡镇幼儿园、十四小及21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了图书及教学设备购置,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二是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2.03亿元,用于新区综合医院二期工程和1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项目。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1.12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养老、城乡低保、城乡医疗、农村四老人员以及优扶对象补助。四是支持国防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投入6677万元,用于改善办案条件、部队信息化及营房建设、消防设备及业务支出,增强维稳实力。五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投入1.03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及高科技人才引进。六是支持文化广播体育事业发展,投入9540万元,用于体育馆、文博馆及文化名市建设。七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投入3.37亿元,用于涉农补贴资金发放、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既有节能改造工程、6个街道和22个社区办公用房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
(四)突出科学理财,全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
一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序推进,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平稳运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完成采购任务426项,采购金额2.05亿元,节约资金2640万元,节约率12.9%。四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市尚未形成财政大收入理念,财政支出结构不够优化,应对国家金融政策变动的能力尚有差距,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区、州、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多渠道培植税源,促进财政稳定增收,坚持勤俭节约,优化支出结构,完善预算分配机制,加强预算监督管理,打造区域金融聚集区,合理确定政府性债务规模,做强融资平台,逐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各项规定, 2014年我市财政收支预算编制遵守六项原则:
一是按照“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压一般”原则,合理安排支出结构;二是坚决压缩政府性楼堂馆所支出,不再安排新建楼堂馆所资金;三是按照“只减不增”原则,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管理;四是按照“量入为出”原则,在财力可能的条件下,向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加大倾斜力度,积极支持这些领域的项目支出;五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年初既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要;六是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一)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014年市本级拟安排地方财政预算收入490733万元,具体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81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278100万元,政府非税收入2271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59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58499万元;财政专户管理收入3829万元。
——2014年高新区拟安排财政预算收入695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748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4%;政府性基金收入53752万元。
以上2014年全市收入预算合计为56023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56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1225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593万元,专户管理的收入3829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4年市本级拟安排地方财政支出预算4907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245万元;国防支出45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833万元;教育支出4501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6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31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5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968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9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198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730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070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1126万元;商业服务业支出330万元;金融支出4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500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77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67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150万元;其他支出27361万元;上解支出170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3000万元,专项上解14000万元)。
——2014年高新区拟安排本级财政预算支出695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74万元;国防支出2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33万元;教育支出76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0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34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308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60万元;预备费200万元;其他支出500万元。
以上2014年全市支出预算合计为560233万元。
(三)收支预算平衡情况
2014年安排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60233万元;2014年安排地方财政支出预算560233万元(含上解支出17000万元);收支相抵,本年度为平衡预算。
(四)拟从融资贷款安排项目支出情况
2014年计划融资贷款15亿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1、北过境道路建设总投资11.6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5亿元,拟融资2.5亿元,争取自治区专项8.6亿元。
2、世纪大道南延及乌奎高速互通式立交桥建设总投资3.7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3亿元,拟融资3.4亿元。
3、第三水厂及努尔加水库建设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5亿元,拟融资4.6亿元,争取自治区专项6.7亿元。
4、西郊客运站建设总投资2.2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1亿元,拟融资2.1亿元。
5、南公园路西延工程总投资1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3亿元,拟融资0.7亿元。
6、滨湖河北公园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5亿元,拟融资1亿元。
7、体育场建设总投资:4.5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0.5亿元,拟融资1亿元,争取自治区专项3亿元。
四、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一) 树立大收入理念,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完善收入考核机制,建立财政收支定期分析制度,利用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综合治税合力,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提高非税收入征管质量和水平。继续将非税收入任务纳入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政策,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减、免、缓征非税收入。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了解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方向,加大项目跑办力度,主动向中央和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四是推动国有公司发展,利用现有资源,参与重大项目,不断拓宽经营范围,扩大利润空间,提升国有收益,发挥蓄水池作用。五是合理确定政府性债务规模,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六是树立培植财源的理念,合理确定对主要税源企业和总部经济的扶持力度。七是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科学运营、规范监管”为抓手,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督管理。
(二)立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
一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继续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基本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确保民生支出及时到位。二是2014年将机构运转支出、部门项目支出分别较上年压缩10%,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三是加大对专项资金的整合统筹力度,重点将各类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与本级各类专项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财政资金铺张浪费。四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合理安排企业扶持资金,重点采取以“贷款贴息为主、定额补助为辅”的方式,推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
(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国有企业发展
一是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以新建第三水厂、西郊客运站等公益性企业为突破口,争取在提供公共生活服务方面有所作为。三是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拓宽经营范围,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与联合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四)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行)力度,服务并吸引各基金、创投、融资租赁等资本类公司到我市发展,打造全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逐步引导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单位入驻,支持其向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租赁及金融业后台四大方向发展,形成区域性金融总部。二是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形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小贷公司以创新融资的方式快速发展,引导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向乡镇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面向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社区银行。三是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是继续优化金融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金融风险。
(五)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理财能力
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探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逐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提高预算透明度。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整合现有财政网络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积极推进项目资金由国库直接支付到项目承建企业。三是扩大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成果,强化财政动态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结算,规范公务支出。四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探索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改革,提高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比例。五是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改革、严控三公经费,突出落实惠民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发展中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狠抓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为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