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市消费因素分析及扩大消费的建议
索 引 号 | CJS011/2021-00008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1-09-29 17:52:06 |
名 称 | 制约我市消费因素分析及扩大消费的建议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制约 消费 因素分析 扩大 | |
来 源 | 昌吉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
今年以来,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牢牢把握“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工作主线,昌吉市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稳定巩固市场,全面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全市消费品市场呈恢复性增长态势,逐步回归疫情前正常水平,但仍存在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
一、总体情况
1-8月,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7.25亿元,同比增长29.5%。汽车类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7.7%;餐饮实现销售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30.9%。一是商品零售缓中趋稳,传统商超单位带动有力。1-8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36.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全市12家限上商超单位实现零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27%,拉动限上消费品市场增长6.5个百分点。二是重要商品亮点明显,基础性消费发展良好。1-7月,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3%、22.1%,为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
一是汽车消费后劲不足。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我市及时出台了“金秋购车季”活动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汽车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同比基数明显抬升。受今年8月份疫情多点散发、汽车芯片紧张状况仍未根本缓解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热销车型、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都有所放缓。受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习惯趋于谨慎、乌市车展竞争分流及国五国六换挡等因素影响,全市汽车消费逐月走低。1-8月汽车类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7.7%。
二是接触性消费复苏缓慢,潜力有待释放。1-8月,全市限额以上住餐单位共实现营业额餐饮实现销售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30.9%,恢复速度远远落后于零售业。另外,天气转凉夜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居民外出就意愿降低。
三、建议
一是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汽车是我市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全市有汽车销售企业约35家,2019年汽车销售收入占社零总额的比重在26%左右。加快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多频次举办汽车展会,促进新车消费。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扩大二手车消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提振餐饮消费。
二是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是消费市场重要增长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商业场所、闲置厂房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鼓励老字号传承创新,促进品牌品质消费。推动绿色商场创建,壮大绿色循环消费。
三是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加快推进以汇嘉购物中心为主体的中山路商业街培育打造,充分发挥中山路商业街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打造特色商圈、特色街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鼓励各商超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消费旺季有利时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的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