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民族团结合力 谱乡村振兴新篇 昌吉市三工镇常胜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2023-09-08 10:29:24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打印

中国昌吉网(记者左晓雨)环村绿树成荫,乡村小道干净整洁;一个个农家院落精美别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鲜花绽放;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乡风文明礼仪馆、村史馆、党史馆展示厅简约大气……走进昌吉市三工镇常胜村,一幅团结、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耳目一新。

前不久,2023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名单公布,常胜村位列其中。

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常胜村村史馆内,荣誉奖牌挂满墙壁,这是常胜村各族村民心手相牵、团结相助,共同写出的乡村振兴答卷。

常胜村共有户籍人口1073户、4107人,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4%。多年来,常胜村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稳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族村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

“各民族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村正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常胜村党委书记潘金永说。

乡村治理 人居环境焕新颜

绘制新农村文化墙、改善村内道路环境……常胜村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抓好抓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

为更好解决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难题,2019年,常胜村成立了物业公司,购买了洒水车、扫雪车等机械设备,还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聘请30多名村民做专职保洁员,不仅美了乡村环境,也富了村民口袋。

常胜村还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打造的重要意义,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入户宣传等方式,让群众把讲卫生、爱环境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不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主力军、先锋团,让‘治环境、聚民心、树形象’的观念深植于群众心中。”潘金永说。

“为了给我们提供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村‘两委’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我们也养成了文明投放垃圾的习惯,我也希望大家都能继续坚持文明习惯,让我们的村子更加美丽、宜居。”村民阿巴别克热·吾斯满说。

58年前,用“老牛破车疙瘩墙,人瘦马多烂杂工”来形容的常胜村,如今早已成为“田成方,树成行,道路平坦渠成网”的美丽新常胜。

乡风文明 凝聚乡情润人心

8月21日,常胜村组织20余名大、中、小学生走进村史馆等处开展研学活动,看村庄发展变迁,听民族团结故事。

“从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到村史馆再到乡风文明礼仪馆,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常胜村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暑期返乡大学生、常胜村村民耿小棋说。

近年来,常胜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和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乡风文明礼仪馆”“村史馆”“党史馆”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百善孝为先 兄弟和为贵”“感恩国家感恩党 好好做人勤奋学”“继承中华优良美德 做对国家有用之人”……在常胜村乡风文明礼仪馆内有一面家风家训墙,上面写着常胜村教子有方、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等先进家庭的家训。“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家风家训的集中展示,在全村营造‘学习身边人身边事,争做新时代新农民’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引导村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潘金永说。

如今,常胜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打造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素质的新高地,不仅唤起了村民对先辈创业不易的感慨,更加激励着各族群众珍惜当前美好生活,齐心协力传好民族团结进步接力棒,跑好民族团结进步接力赛。

乡村振兴 产业赋能添活力

8月16日,昌吉市民骆绪平和家人朋友来到常胜村石榴籽家庭农场,准备在这里午餐。“这里离市区很近,不仅能采摘新鲜蔬菜,还提供烧烤场地,我们今天就准备烧烤。”骆绪平边支起烧烤炉边对记者说。

时下,远离城市喧嚣、近郊观光,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成为了越来越多市民追求的新时尚。常胜村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瞄准乡村休闲旅游新机遇,流转村民土地1000余亩,打造了石榴籽家庭农场,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前来采摘、观光、度假,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7万余元。

近年来,该村党委坚持发展“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多元化选择项目进行投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村集体持续增收、村民充分就业创业。位于昌吉市阿什里乡二道水村的昌吉市布拉合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便是该村投资项目之一。

2021年,常胜村投入120万元购买了100头奶牛,交由昌吉市布拉合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养殖,每年可增加常胜村村集体收入14.4万元。“通过托管奶牛,我们合作社的日产奶量增加,效益越来越好,员工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该合作社法人代表陶文慧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常胜村人,有了常胜村的大力支持,我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奶牛托管项目是我们积极扶持本村创业者的一次实践,我们还将探索更多路径,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常胜村党委副书记梁万春说。

2022年,常胜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3500元,大家腰包鼓起来了,各族村民实现了同心、同享、同乐、同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常胜村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村民富裕了、人心更齐了。接下来,我们更要用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潘金永说。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