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021年1月8日上午,昌吉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昌吉州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秦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上下、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收官“十三五”,开篇“十四五”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阐述了我们党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方面规律性认识,深刻分析了“两个大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对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战略安排,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乘胜而上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2020年12月2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短板和重大机遇,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为持续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12月31日,自治州党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客观分析了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了2021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贴合实际地部署了十一项重点工作,是我们扎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央和区、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指导意义。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区、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推动党中央和区、州党委各项部署在昌吉市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新征程中贡献昌吉市力量。
会议认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区、州党委坚强领导下,昌吉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紧紧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抓牢高质量发展不放松,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深化改革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社会事业持续进步。面临重要机遇和特殊形势,全市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坚定不移把既定的发展战略抓下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振奋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
会议强调,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们党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区、州党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提出了202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严格对标区、州党委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三件大事抓细、抓实,为全年经济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要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要严密防范疫情输入,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三项措施,加强冷链、进出口货物全流程、各环节监督管理,严格人员出行管控、从严管理聚集性活动,做好重点场所防控,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区、州疫情防控督导成果运用,举一反三,筑牢冬春季疫情防线。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第一责任,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持续深化严打攻坚,抓好社会面管控,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扎实做好涉疆对外斗争,确保昌吉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理念,压紧压实行业监管、属地管理、经营企业主体三方责任,最大限度保护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产业链融通创新,辐射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以科技力量助推经济发展。三是壮大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建品牌、兴产业、育主体、促流通”的思路,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粮食和棉花供给、农副产品加工、制种业、畜牧业发展、林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延伸产业链和技术改造为重点,抓好产业谋划,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快补齐工业短板,全面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统筹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稳步推进康养产业,繁荣发展商圈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推动现代化服务业繁荣发展。四是突出抓好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有效投资,科学谋划项目,加快推进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引进社会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道路交通、现代水利、电力和信息化“四大支撑”体系建设。积极促进消费回暖,积极推行网络消费,持续扩大汽车消费,稳妥推进房地产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五是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六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主动融入“五大中心”建设,切实将昌吉市打造成与疆内外高效连接的物流集聚区、休闲宜居区和旅游集散地。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引进优质要素、新型业态向昌吉市聚集。深化产业援疆,加快开拓特色产业外部市场。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脱贫向全面振兴转型。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村庄美化绿化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着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积蓄能量。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着力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科学编制昌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的城市特色发展格局。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九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十是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扩大就业、增收致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社保扩面、安居保障、公共安全保障、文明创建工程,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十一是提升财税金融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实施“引金入昌”工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形成金融与产业互动发展、共创价值的良好格局。扎实做好化解风险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十二是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共蓄区域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实现兵地均衡协调发展。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各类规划有效衔接,推动兵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文化、教育、人才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将兵地融合引向深入。
会议强调,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切实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要提升能力水平,焕发强大动力。要持续转变作风,助推经济发展。
会议号召,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扎实做好稳定发展各项工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昌吉市委副书记、市长马红军,市领导康江东、多力坤·艾沙、庄国强、傅文星、周晓元、杨树忠、姚进、王海峰、远志国、王英、阿达力、王江涛、马楠等参加会议。(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福安 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