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的海鲜奇迹!“淡化”养殖南美虾,口感征服市场

2025-08-28 01:13:19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今年
昌吉市田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通过虾苗检测
养殖技术改良及模式创新
实现了对虾产量、质量双提升
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更推动当地南美白对虾产业
年产值同比翻倍
这段时间
田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
南美白对虾进入集中上市期
得益于今年产量、质量的双重提升
市场价格向好
养殖户收获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
新一茬虾苗的养殖管理
也进入关键阶段
为后续丰收打下基础
每年初夏,合作社都会从海南等地引入大批虾苗,加强防疫、提高存活率是养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2023年,合作社负责人王晓岩牵头建立了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实验室,强化虾苗检测力度,从源头阻断病菌传播,这一举措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虾苗抵达后会立即开展落地检测,养殖3至7天时进行复检,待养殖满1个月、即将转入外塘前,还会进行第三次检测。若这三次检测结果均合格,便意味着虾苗的健康状态能够支撑后续养殖,养殖成功率也将随之大幅提升。”田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晓岩说。
作为海水虾种
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
需要“淡化”处理
将新引入的虾苗投入
人工配置的盐水池中
随后每天加水稀释盐度
直至水池盐度趋近于零
这一过程通常持续10天左右
最终实现“海虾淡养”
“我们的养殖用水源自天山雪水
水质偏碱
这样的水体环境培育出的虾
不仅口感Q弹紧实
味道也更为鲜甜。
王晓岩介绍道。
经过“淡化工厂”足月培育后,小虾会被转移至外塘养殖直至上市。养殖过程中,王晓岩还摸索出独特的“饥饿养虾法”——通过适当减少投喂量,促使对虾主动觅食,以此提高其活力与存活率。
“今年我们便采用了‘饥饿养虾法’,具体分为‘小饿’‘大饿’两种方式。‘小饿’即每日每餐仅让对虾摄入六七成饱,饥饿感会促使它们主动四处游动觅食;‘大饿’则是在每周日调整投喂频次,原本需投喂三餐,现在仅投喂一餐。通过这种养殖方式,我们今年上市的活虾活力格外好,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也显著提高。”王晓岩介绍道。
新疆南美白对虾采用“一年一茬”的养殖模式,即每年5月初投苗,当年8月至9月底上市。2024年,该合作社在外塘搭建了温室大棚,有效解决了低温对虾生长的限制,实现“一年两茬”养殖,当年3月投苗7月上市,当年7月投苗10月上市。
通过大棚养殖,虾苗投放时间提前两个月,上市周期延后一个半月,累计实现三个半月的时间调整,让我们能够开展反季节销售,精准抢占市场时间差。此外,温室大棚在疫病防控方面作用显著,能有效阻断飞鸟传播疾病的途径,降低疫病风险。王晓岩说。
在昌吉市统筹产业布局和
六工镇积极推广下
田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成功发挥示范作用
带动周边村民
广泛参与南美白对虾养殖
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与持续增收
2024年
六工镇南美白对虾
产量达738吨,同比增长52%
产值达3740万元,同比增长102%
当地对虾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
记者 刘华 袁琪浩 通讯员 禹晓燕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