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精耕好内容 融合强传播——昌吉市融媒体中心2025年度融合报道工作综述

2025-11-05 16:09:46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2025年,昌吉市融媒体中心锚定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向,紧扣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心工作要点,以“融合赋能、内容提质”为核心路径,将融合报道理念贯穿新闻生产全链条,通过机制创新、形态创新与传播创新,在主题宣传、活动报道与精品创作中构建起全方位传播格局,让昌吉声音传得更广、更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凝聚舆论合力。



机制重塑:筑牢融合报道基础工程

融合报道的高效推进始于生产机制的系统性重构。2025年,昌吉市融媒体中心打破传统采编壁垒,建立“统一策划、分级执行、多端分发”的工作机制,为融合报道提供制度保障。
在选题策划环节,中心成立融合报道策划专班,每周召开选题会梳理重大主题与民生热点,形成“选题派单、任务落实、成效跟踪”三张清单,将全国两会、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拆解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多形态报道任务,明确各形态产品的生产节点与传播平台。在人员调度上,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融合报道小组,推行“一人多能、团队协作”模式,确保每支采访队伍既能完成文字稿件采写,又能同步拍摄短视频素材、采集音频片段,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
图片
为激发创作活力,中心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将融合报道成效纳入量化考评体系,明确短视频播放量、新媒体作品转发量、中央级媒体采用率等核心指标权重,对跨形态、跨平台的优质作品进行解析推广示范。机制创新有效破解了“单兵作战”瓶颈,全年融合报道团队响应效率较上年提升40%,为高质量内容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主题融合:构建立体传播舆论矩阵

围绕重大主题打造融合传播产品是融媒体中心2025年的核心发力点。今年以来,中心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昌吉州“四强”战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等核心议题,通过“专栏统领+多形态呈现”模式,构建“传统媒体立阵地、新媒体扩影响”的立体传播格局。
在专栏建设中,中心精心打造“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看昌吉”等8个重点专栏,每个专栏均形成“图文深度报道+短视频集锦+数据可视化”的产品矩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为例,记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挖掘鲜活案例,采写深度图文报道230余篇,同步制作《石榴籽邻里情》系列短视频4部,通过受访者自述、场景纪实等形式呈现民族团结故事,相关图文报道被《新疆日报》等省级媒体转载。
昌吉市零距离
,赞484
针对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中心策划推出“数说70年”与“岁月留痕——‘我的乡村记忆’”两组差异化融合报道。“数说70年”系列创新运用AI技术,将农业产值增长、工业门类扩张、居民收入提升等数据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普通人故事,记者走访亲历者,采写了5篇深度图文报道,直观展现发展巨变;“我的乡村记忆”系列则以村民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口述实录、老照片修复、场景还原等形式,推出3期电视、图文和音频节目,在电视端和广播端与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形成“数据见成就、故事暖人心”的传播效应,两组报道累计触达受众超20万人次。

活动传播:打造多态呈现流量精品

重大活动是检验融合报道实力的试金石。2025年,昌吉市融媒体中心紧紧聚焦各类重大活动,通过“超前策划、多端联动、二次创作”策略,实现活动报道的“量质齐飞”,多部作品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
在活动筹备阶段,融合报道小组提前踩点规划,制定“大屏+小屏”协同方案:电视端聚焦全景呈现,通过直播、专题报道等展现活动全貌;新媒体端侧重细节捕捉,以短视频、直播切片、组图等形式增强互动体验。
图片
针对昌吉市双拥模范“七连冠”这一重要成果,中心创新采用“三维度+多形态”报道模式:从“便民服务”“个人发展”“社会协同”三个维度采写深度图文报道,同步制作微纪录片《尊崇之路》,通过退役军人创业故事、军属帮扶场景等鲜活素材,配以人物访谈音频,在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同时发起#昌吉双拥七连冠#话题,整合网友留言与相关政策解读,形成互动式专题页面,话题阅读量突破10万次,让拥军崇军理念深入人心。

全年围绕“送欢笑下基层”惠民演出、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等重大活动,累计完成报道40余场,产出图文稿件300余篇、高清图片1200余张、短视频68部。其中《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昌吉特色产品受青睐》等20余篇(部)作品被中央、自治区级媒体刊发,有效提升了昌吉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图片
在此基础上,昌吉市融媒体中心坚持“精品化”导向,通过跨界合作、技术赋能,推出一批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融合作品,填补多项区域内容创作空白。
中心联合市委宣传部、泉州广播电视台打造《福见天山 | 泉昌纪事》系列微广播剧,这是昌吉市首次尝试以声音为核心载体的融合报道形式。创作团队深入援疆一线挖掘典型故事,将人物访谈、现场音效与背景音乐有机结合,构建沉浸式听觉场景,既展现了援疆干部的奉献精神,又呈现了泉昌两地的文化交融。在“一校一品”系列报道中,中心创新采用“文字深度解读+短视频实景呈现+图片故事集锦”的融合形态。记者选取四所特色中学为样本,通过图文报道剖析办学理念,以短视频展现课堂实景与社团活动,用组图记录师生成长瞬间,形成“可读、可看、可感”的传播矩阵。其中,展现乡村中学科技教育成果的短视频,通过无人机航拍、延时摄影等技术手段,生动呈现学生的创新实践过程,在多个平台引发热议。

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力”、从“单一呈现”到“多态传播”的转型跨越。今年以来,昌吉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机制重塑夯实基础、主题传播凝聚共识、活动报道打造亮点、精品创作提升影响,累计产出各类融合作品2000余件,中央、自治区级媒体采用量同比增长55%,有效践行了讲好昌吉故事、传播昌吉声音的使命担当。

                                                                                                      记者 梁宏涛
责任编辑:陈蕾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