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一村一品”蹚出增收路

2020-06-22 11:17:43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昌吉市把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积极引导农牧民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之路,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激发各村自我“造血”功能,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这是今年的新品种,丰收了,你来尝一尝。”“哦,还嘎嘣脆,味道特别好。”近日,记者在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二片区陈思龙的梨瓜地里,陈思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思龙今年种植了12亩地的梨瓜,目前已成熟销售。这几天的批发价都在每公斤4元左右,预计亩均收入4000多元。陈思龙告诉记者,春天天气变化多,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经常来给指导,梨瓜丰收了,村上还帮着开辟市场。“今年的收成不错,多亏了政府的扶持。”陈思龙开心地说。

目前,梨瓜种植已成为滨湖村的特色产业,仅滨湖村二片区就有40多户种植户,种植面积800多亩。为了使这一产业健康发展,持续促农增收,该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种植户更新梨瓜品种,在春季育苗、小额贷款申报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党总支副书记曾惠梅说:“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育苗时间比往年推迟了几天,但我们超前服务,及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难题,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增收。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

在昌吉市佃坝镇土梁村,大棚种植户马建东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采摘黄瓜和西红柿。这些年,他享受到发展设施农业优惠政策的扶持,在建大棚、购买卷帘机等方面得到资金补贴,温室大棚已发展到5座,仅种植一茬西红柿和黄瓜就有六、七万元的收入。

“这两年,政府在技术上支持更多,免费发放有机肥料,提供雄蜂授粉等,降低了我们的种植成本,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把蔬菜种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马建东自信地说。

土梁村是乌昌地区春提早、秋延晚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有温室大棚370多个,种植户40多户,以番茄育苗、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种植为主。为进一步提升基地设施条件和蔬菜品质,2019年,昌吉市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对土梁村蔬菜基地道路进行硬化、安装路灯,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时,州、市农业部门还送来有机肥料15吨,40箱雄蜂。如今,基地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要打响乌昌地区的“菜篮子”品牌,按照蔬菜无公害种植和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蔬菜的质量。同时,把民宿旅游和蔬菜采摘结合起来,让农民实现多元化增收。”土梁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卫东信心百倍地说。

以特色营造竞争优势,以特色形成产业优势。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结构向多元化、高效化转变,逐步形成龙河村西瓜、四户坝村渔业、大西渠村桃子、幸福村番茄等“一村一品”,这些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华 骆冬梅 高璇)

责任编辑:陈蕾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