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放首批“营转非”办学许可证
11月26号,我市发放首批“营转非”办学许可证,四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机构正式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在市民服务中心教育类窗口,工作人员将办理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逐一发放到申领人手中。
昌吉市汇智创新校外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汤凤武:“今天拿到办学许可证,心情还是蛮激动的,从提出申请到今天拿到,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作为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教师来讲,我们也特别能理解国家的‘双减’政策,所以拿到这个许可证以后,我们一定依法依规办学,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年检和管理。我们也愿意为昌吉市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我市提出“营转非”申请的首批机构共有12家,经市教育、市监、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合验收评估,其中四家机构因在党组织建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教职工备案审核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而被核准。接下来,这些机构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到民政部门再办理《民办非企法人登记证书》,便可正常办学。根据“双减”政策规定,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按时参加年度检查,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
市教育局副局长马晓奇:“要加大学科类文化培训的各方面的管理要求,按照疫情防控,包括我们‘五个一律’,包括教师的备案、教材的备案、审核,这些方面加大日常的监管力度,确保让家长和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殷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