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建设西部种业之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号—10号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并分析当前形式,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两天,我市部分制种企业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表示通过学习信心倍增,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推动制种产业发展,为建设西部种业之都、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批企业自主研发的早熟玉米品种的种子被加紧生产,即将发货到黑龙江省。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的要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设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九圣禾研究院国家级种子实验室,并配备了160台先进仪器设备,每年用于育种、测试和审定的科研经费约3000万元。目前研究成果中,获得国家、自治区审定的玉米良种达73个、小麦良种45个、棉花良种2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证书的有45个。
九圣禾研究院总经理高雪飞:“在资源创新方面,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中国农大等国家级(科研)院校和广大的科研育种单位合作,去选育更好的品种,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打造全国商业化齐全的、平台化的商业化测试平台,为育种家选育的组合和品种进行科学的、全方面的测试、筛选、审定工作,使这些好的品种和组合,能够更快地到我们农民的手里面,为中国种业振兴提供我们自己的方案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还投入1.5亿元,建成了先进的种子加工生产线,实现年加工玉米种子3万吨、小麦种子5000吨。今年截至目前已生产加工各类良种1.2万吨,实现产值2.17亿元。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加工厂厂长骆世旭:“通过对现有生产加工能力的扩建改建,新建扩大产能,提升自动化、标准化、精准化生产加工水平,打造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积极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合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提高玉米杂交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今年研发的玉米杂交品种——新玉97号刚刚获得自治区审定,该品种因具有生育周期短、产量高、抗病性优的特点,在种子市场供不应求,目前订单已达1000吨。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加工厂厂长徐福军:“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与国内外种子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推进优良品种的‘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建设西部种业之都,推动昌吉乃至全疆制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企业应有的贡献。”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淘:“这几年也育出了可以说在我们新疆领先的玉米品种,在国内领先的玉米品种,这就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销售额逐步稳步上升,为广大的农民提供了质量高、产量高稳定的品种。”(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