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节筹备工作加紧进行
“庭州献礼圆梦冬奥——2022新疆昌吉冰雪节”将于12月31号在庭州生态绿谷盛大启幕,经过工人师傅的紧张施工,部分冰雕、雪雕作品现已初见雏形。下面就请跟随我们记者的镜头,提前来感受冰雪节的魅力。
记者索思雅:“说起冰灯的由来,人们以前使用的是油灯,在黑龙江流域人们有夜晚捕鱼的习惯,油灯没有灯罩,所以人们就地取材,发明了冰灯。冰灯也成为了现代冰雪节当中主要的艺术作品。灯光设计的用心程度和付出的心血,直接决定着冰雕作品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打造如此盛大的节日,所用的电缆铺设是如何完成的,让我们问一下身边的这位师傅。师傅,那咱们这个灯是如何嵌进冰雕作品里的?”
冰灯制作师苏颜平:“这个灯是通过冰上面开槽,开个五公分宽的槽,把灯镶嵌在里面的。”
记者索思雅:“我刚看这个灯是LED灯,它和我们家用的有什么区别吗?”
冰灯制作师苏颜平:“这个是七彩渐变的,可以带控制器,你想要什么颜色可以调什么颜色。”
记者索思雅:“像这个灯在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咱们这个灯会不会让这个冰融化呢?”
冰灯制作师苏颜平:“这个不会的,所有的灯都是低压的,每隔20米带一个变压器,所有的灯都是低压的不会产生热量的。”
记者索思雅:“运行起此次冰雪节所有的冰雕作品,预计需要8万公里的电缆和14000盏左右的冰灯,建立如此庞大的电力系统,需要做好非常详细的细节安排。”
冰雪节水电保障组电力负责人李振:“整个项目投入了7台箱变,为这个项目做供电保障,新架的线路有8公里左右,一级柜八台,二级柜总共23台,我们投入了27个专业的电工来做电力保障,做到我们整个项目从建设到后期运行,全部保障电力通畅。”
昌吉曾经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枢纽,如今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为充分展现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显著的区位优势,本届冰雪节期间,特制作了一组反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情况的大型雪雕作品。
记者程凯伦:“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雪雕“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而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大家看工人师傅们正在雕刻大雁塔,这个形状整体已经基本形成。”
根据分工,雪雕师们各司其职,积极借助铲刀、铰刀、电锯、搓板等工具进行雪雕创作,其中的塔楼、骆驼等形象已呈现出来,栩栩如生。
记者程凯伦:“师傅,你这是在做什么?”
雪雕师厉艳峥:“做太阳,做出来是一个太阳的形状。”
记者程凯伦:“能不能让我试一下,它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说宽度呀,就是这样子推下去,一次推多少,有没有一个有是匀速的一个过程是吧。”
雪雕师厉艳峥:“嗯。”
记者程凯伦:“师傅还是很辛苦的,我就铲了这一会儿,就感觉这天寒地冻的,确实很辛苦在这里。”
“丝绸之路经济带”雪雕作品长130米,宽和高均为16米,自西向东依次设计有骆驼、敦煌莫高窟、高速铁路等形象,集中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特色,同时寓意着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发展速度快如“复兴号”,正由大国制造奋力迈入大国创造,书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
雪雕师厉艳峥:“我们现在正在加班加点抢进度,为昌吉尽我们的努力,做出最好的作品。”
游客陈水林曾是一名铁路工人,亲历了几十年来兰新铁路从普速到高速的发展变化,见证了铁路沿线城市的快速发展。看着这组雪雕作品,他内心十分感动。
游客陈水林:“雕刻这个丝绸之路这些雪雕,栩栩如生,我们真是很感动。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把我们这个祖国大好河山,尤其是我们的新疆建设得太美了。”(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殷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