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良策谋发展砥砺奋进新时代——市政协2021年工作回顾
今年,市政协在市委的领导下,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凝聚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做好社会稳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教育引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专题培训、主题座谈和委员界别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一年来,政协班子成员参加市委中心组学习20余次,组织集中学习19次。通过座谈研讨、以会代训等形式累计培训委员600余人次,组织专题协商8次、界别小组活动3次,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协商议政成果28次。
市政协委员林彩霞:“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政协的历史,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史紧密相连。作为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行市政协各项委员管理制度,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切实履行好委员职责。”
市政协始终聚焦中心任务,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区、州、市党委工作部署,紧扣疫情防控、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选择课题,开展专题调研4次、专项视察5次,形成调研视察报告9篇,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30余条。加大提案督办力度,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案,受到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今年市政协共征集提案132件,立案61件,答复率100%,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8%。
市商务工信局党组成员杨洁:“针对马文亮委员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市夜间经济提案》,我们昌吉市工信局积极采纳委员意见,以打造‘庭州不夜城’为品牌,建设了一批经济夜间载体,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释放了消费的潜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政协始终立足三大职能,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凸显新作为。今年,市政协深入开展“访惠聚”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夯实昌吉市稳定发展的基层基础。做好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定期对包联的重点项目督导调研,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做好民主监督工作,为委员知情问政搭建平台。目前已累计委派30余名政协委员,参加市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举办的公开听证会、开放日活动20余次。先后对市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开展单项业务工作民主评议,并形成评议报告,提出16条整改建议,有效促进了被评议单位效能提升和作风转变。
市房管局党支部书记孙晓冬:“我们将以此次民主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自查评议制度,积极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加快实施进度,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红霞:“今年以来,我们创新调研方式、狠抓提案办理、推进民主评议,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政府系统部门效能提升作出了政协贡献”。(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马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