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新能火热夜经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这一要求,我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培育夜间消费市场,并帮助商业街区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市民“打卡”潮地,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潜能,促进了消费增长。
记者王博:“现在是晚上时间九点钟,我现在来到的位置是昌吉庭州往事•老食街,这个美食广场以怀旧风为特色,来到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所散发出的诱人气息,更多的是这里浓浓的人气。”
庭州往事•老食街是仿照90年代的昌吉老街区打造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这里不仅能看到木质窗口、水泥半开放型隔断、红砖地面,还摆放有各种老物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当时的老街景。很多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从一景一物中找到过去美好的记忆。
庭州往事•老食街负责人文芳:“夜间经济一般都是年轻人消费的比较多,现在我们这种怀旧风格也吸引了不少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带着自己的孙子过来一起体验,很有些顾客也会从咱们周边,乌鲁木齐、呼图壁过来消费,这个客流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
市民胡建军:“以前来的风格不是这样子的,这次来感觉特别好别具一格那种风格也挺好的,我挺喜欢的,以后可能要经常要来。”
宁建壮在老食街承租了十平方米的档口,他特意从河北购入搪瓷缸作为炊具烹制米粉,引起不少顾客共鸣。
庭州往事•老食街甄有料自选米线负责人宁建壮:“老一辈基本上吃饭都用这种搪瓷缸子,包括上面的盖,我们也百分百复原了,就是现煮现选现挑,基本上就是附近上班的下班了然后过来吃个饭这个就是特别适合两个人开,小投资大回报,基本上一个月毛利润差不多在三万块钱左右。”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美食揉合打造现象级网红新地标,庭州往事•老食街重点在消费促销、展馆建设上着力,给顾客带来了体验式、沉浸式的消费体验。
乌鲁木齐游客常立刚:“我是乌鲁木齐的,然后到这边游玩到这儿吃饭,感觉这儿口味也挺好的,窗口也比较多,菜品也比较丰富,价格也比较合理,挺喜欢到这个地方来吃饭的。”
庭州往事•老食街负责人文芳:“后期我们也会多向内地的好的一些餐饮广场进行学习、取经,来丰富咱们老食街的业态,增加更多的美食品类,持续让咱们的消费者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消费体验。”
在花间集和田夜市,每晚都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其中的维吾尔族歌舞、哈萨克族弹唱、京剧变脸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并吸引不少消费者热情参与。
花间集和田夜市运营总监杨梅:“客人他在吃完饭之后也能身心愉悦地和我们互动跳一下舞,各类演艺也给我们店里面人流量也带来了一定的提升,周一到周四现在的人流量可以达到600人次,然后周五到周日可以达到1200人次。”
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芳:“接下来,昌吉市将不断丰富各类消费业态,持续加码夜间经济,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费新场景,培育夜间消费新热点,注入文化基因,为昌吉夜经济发展铸魂,不断向深层次和高格局发展。”(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殷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