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非凡十年·县市(园区)巡礼 | 昌吉高新区:产业新城 十年蝶变

2022-08-15 16:32:55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跨越·看今朝

昌吉高新区:产业新城 十年蝶变

从一片戈壁,到新型工业化园区;从单一产业到新兴战略产业集群;从昌吉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家级高新区。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坚持“天山慧谷、产业新城”发展定位,依靠创新赋能、科技兴园,先后吸引1400多家企业落户,形成集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新型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四大产业集群,成为昌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高新区从创新发展、成果转化、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园区做大做强,成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创新赋能 产业集群跃升

走进昌吉高新区,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忙碌奋战的建设者们,述说着这方热土的“意气风发”。

这几天,恒安(昌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0万件生活用纸销往陕西等地;新疆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每天有近万件桃汁、橙汁、沙棘汁等发往乌鲁木齐、喀什、石河子等地;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每天有20多吨铝型材发往全疆各地……

近年来,昌吉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调结构、创工艺、走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打造产业链,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绿色园区,涌现出了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

10年来,昌吉高新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创新主体。先后创建博士后工作站4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22家。

10年来,昌吉高新区积极组织园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2021年高新区企业获授专利159件。2022年组织20家企事业单位申报“两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8项。园区现拥有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优创空间两个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82家,在孵团队31个。

产研融合 发展提质增效

8月2日,特变电工智能电缆产业园正加紧设备安装。项目负责人王学军介绍:“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电缆产业园。”

在新疆七虹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乔晓江正和客户沟通云端化解决方案。

走进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中控室大屏幕上酯化系统数据不停跳动,实时显示着每一个生产车间的进程状态,工作人员不时用对讲机下达各种生产指令。

高新区,代表着高科技、新技术。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昌吉高新区与乌鲁木齐、石河子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创业新高地。园区制订《昌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明确加大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领军企业创新提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0年来,昌吉高新区加快招商引智步伐,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

10年来,昌吉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实现新突破,建成国家节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3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和3个自治区级检验检测中心。

10年来,昌吉高新区深度融入创新链、科技链、价值链,围绕建设“天山慧谷、产业新城”目标,始终走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前沿。

优化营商 打造发展新路径

棉花加工后剩下的棉籽,过去一般用于榨油。2021年4月初,落户昌吉高新区的新疆梵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让当地棉籽有了新去处:生产食品级的棉短绒,以及用作加工饲料的蛋白棉粕。作为一家棉籽精深加工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张桂友介绍说:“昌吉高新区对项目进行‘贴心式’‘保姆式’服务,缩减办事审批流程,公司新项目建设投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多年来,昌吉高新区综合施策支持企业发展,大力营造亲商暖商爱商助商护商的营商环境。服务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近年来,昌吉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政策优惠和优质服务转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昌吉高新区制订了《高新区招商项目联审工作管理办法》,着力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减费用,全面优化项目服务体系,推动建立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在创优营商环境上,高新区不断强化‘一站式’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昌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斌说:“园区政务服务大厅9个部门对60项审批流程实行容缺预审、一站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由81天缩短至43天,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

审批环节减下来,涉企服务跟上去。昌吉高新区为每个企业都配备了“服务管家”,由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昌吉高新区领导和100多名包企干部向134家生产企业集中发力,“超级帮办”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2021年,园区帮30家企业解决近60亿元融资难题。

10年来,昌吉高新区从培育主体、优化环境、聚集资源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创新主阵地,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如今,昌吉高新区这片426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集聚区,正在全力成长为促进我州经济发展新的活力区、新布局的增长极和发动机。(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

画卷·丰收曲

新材料产业集群崛起

8月1日,在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的蓝山屯河科技城,新疆维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这个总投资18.7亿元的新材料项目于2021年6月16日开工建设,主要生产可生物降解树脂和工程树脂PBT等多元化产品。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4.4亿元、利税2.3亿元。

走进昌吉高新区,一幕幕繁忙的生产景象、一组组亮眼的发展数据、一个个可喜的科技成果,展现出创新发展带来的崭新气象。

2010年9月,昌吉高新区跻身“国字号”矩阵,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确立了“天山慧谷、产业新城”发展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高新区遵循高质量发展理念,集聚发展新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主导产业集群助推园区稳步迈入发展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在新疆坤源合盛建材有限公司,恒温干燥箱、延伸拉力机、高速分散机、成膜仪等多种新设备整齐安置在新建成的实验室里。该公司董事长李超玉介绍:“我们新研发的立壁专用、外露型高弹液体卷材可以冷施工,不用加热,工期短、环保效果好。目前我们已经和乌鲁木齐等地的30多家施工单位签订了5年产品订购合同。”

新疆坤源合盛建材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昌吉高新区,可年产5000吨防水涂料,是目前疆内规模最大的防水涂料生产企业,该企业生产的20多种环保水性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路桥和特种工程防水防腐等领域。

昌吉高新区鼓励企业抱团取暖、互惠共赢。自2017年以来,连续组织五届企业间互学互购活动,通过长期合作使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这几年,新疆子瑞铝业有限公司与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共同进行工艺难题攻关;新疆亿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与新疆齐鲁阳谷电缆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流;新疆索科斯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新疆登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实现产品互补、技术互助等。

目前,昌吉高新区新材料企业发展到29家,是10年前的3倍多。2021年,园区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90.8%,占园区全部企业总产值的58.7%,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昌吉高新区主导产业中占比最高的支柱产业。(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

成长·人物志

林树营:潜心创新的技术带头人

7月27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商业评级国际联盟公布的2022年哈萨克斯坦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新铝集团哈国公司荣获金奖并被评为“工业和经济发展”产业领军企业。这是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在拓展海外业务中获得的一项殊荣。

一家进疆20余年,入驻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年的福建援疆企业,年年成绩和殊荣不断,靠的是什么?

“实干加创新。”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铝铝业)董事长林树营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走进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350多名员工在8条生产线上赶制着来自全疆各地的订单。2010年,新铝铝业作为福建产业援疆项目入驻昌吉高新区福建工业园。企业占地面积310亩,项目总投资4.5亿元,于2012年6月建成投产。

10年来,新铝铝业坚持自主创新,依托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先后在哈萨克斯坦成立了4个销售公司,并投资建设多所高档展厅,有效推进了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开拓。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铝铝业传统门、窗、幕墙建筑型材及装饰型材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西北地区需求。2014年,经过考察,林树营敏锐地意识到,新疆地处西北严寒地区,人们对隔热、隔音、保温性能更好的铝型材需求越来越多。

当年,他带着20名技术人员,先后到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亚洲铝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学习。一个月下来,他对新产品新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一条产品升级的思路在他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取经”回来后,林树营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对当时的6条生产线进行全新升级,并每年派团队到内地学习,每季开展产品研发攻坚,紧盯国内外市场,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林树营带领技术团队反复研究试验,将65系列隔热型材成功升级为75系列隔热型材,隔热系数由原来的1.8至2.0提高到1.5,保温性能进一步改善。近几年,公司新产品销量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

10年来,公司效益节节攀升。2012年,新铝铝业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到2021年,不仅产值翻了30多倍,还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3项、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如今,企业产品销量占到全疆市场的一半。

金色的阳光照在新铝铝业荣誉墙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创新企业百强、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奖牌熠熠生辉。面对未来,林树营表示:“企业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来源:昌吉州融媒在线)

责任编辑:陈蕾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