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聚力乡村振兴 共绘崭新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发昌吉州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金秋十月,庭州大地一派秋收秋种忙碌景象。10月16日,我州农业农村部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基层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大会报告,并结合本职工作谈感受、谈体会,憧憬乡村振兴未来图景,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阐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相说,“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成效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实施产业就业‘双轮驱动’为重点,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形成‘8+N’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工作格局,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三农’工作。”
州农经局干部孙健翔说:“农村改革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提升我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成果。”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让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农户肖生贵倍感振奋。今年,肖生贵承包了380亩地种植籽用西葫芦,经过辛勤付出、科学管理,籽用西葫芦个大匀称、籽粒饱满,亩产量可达200公斤,每公斤葫芦籽能卖到18元左右。他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饱含了对广大农民的关怀与期望,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木垒县白杨河乡白杨河村党员王月丽说,“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我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曾经的自治区级贫困村,位于天山脚下的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中心村,实现了从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蝶变。“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驻黄山中心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杜晓东说,“我们计划未来5年内,注册‘大黄山’有机牛羊肉品牌,延长牧业产业链,推动黄山中心村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还要发展旅游产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继续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
(记者刘茜、荷苒·马汗、廖冬云、高云哲,通讯员段素素、钱超、玛海然参与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