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告 明方向 | 昌吉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七)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近期,昌吉市融媒体中心在昌吉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连续刊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感悟和体会,进一步汲取力量、提振信心、明确工作思路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助推昌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天刊发《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开创二六工镇乡村振兴新局面》。
今日刊发:
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我将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农业发展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落实好富民政策,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二六工。
学思践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奋进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我们要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特别是从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实践中坚定历史自信和道路自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髓要义。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领党员群众学起来,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迅速掀起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二要坚持学用结合,切实保证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州市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二六工镇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必须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首先,要提升政治站位,把握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其次,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号召力,激发乡村振兴强大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的投入和支持。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领导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动、凝聚农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聪明才智,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首先要联系实际,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员干部要在自身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各族群众加深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其次要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基层党组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而为,又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的头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学法懂法用法,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升农村发展党员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蹄疾步稳,全力书写二六工乡村振兴时代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镇是种植业畜牧业大镇,一要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畜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合镇村资源禀赋特点,明确发展思路,选准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打造“五园一基地”特色产业品牌,结合实际提出乡村振兴“一村一韵”;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忆红色传承 展田园风采”精品旅游路线,扶持本地特色产业品牌,着力推广二六工镇丸子夹沙、手工糕点、鸸鹋、马鹿等系列产品,打造具有二六工镇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户厕改造为重点,统筹推进“四美”建设,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我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狠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带领党员干部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作为,切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奋力开创二六工镇乡村振兴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