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多措并举集聚优秀人才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昌吉市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持续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大早,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骨科看到,医生秦维龙和同事正忙着查看患者段开忠右腿髋关节骨质增生情况,交待注意事项。


段开忠说,秦医生片子也看了,又告诉我注意事项,让我一个星期之后再来复查,再没什么大问题,我很满意。
秦维龙家在乌鲁木齐市,2011年新疆医科大学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昌吉市“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专项行动”来到市人民医院骨科工作。此后的11年中,秦维龙每年都在单位的安排下,到新疆医科大学进修,定期与北京专家远程会诊,不断学习掌握骨科疑难杂症治疗新技术,业务能力很快有了较大提升,还在今年取得了副高职称。如今,他不仅可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还积极指导帮助科室青年骨干提高业务技能,为医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宋斌说,他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热情,我们都看在眼里,不光我们骨科,其他科室也都看到了他的付出和努力,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秦维龙说,今后,我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学习,踏实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佃坝镇东沟村,镇党委委员李敏通过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入户送学等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龄老人刘国荣夫妇靠15亩土地流转费生活,日子不富裕。李敏在入户宣讲的同时,为老人协调了部分生活物资,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暖心关爱。


刘国荣说,李委员对我们很好,给我充电费,送米面油和煤炭,特别感谢她。


李敏是中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2021年通过昌吉市“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专项行动”进入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工作,今年3月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佃坝镇,挂职任镇党委委员,包联该镇东沟村。李敏到任后,积极协助东沟村“两委”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3300万元,用于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累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26件,受到群众好评。


佃坝镇东沟村党总支书记余建说,李委员协调爱心企业,慰问我们村63户困难群众和高龄老人。在她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完成了500户煤改电项目,完成了164户上下水改造任务,使村民生活越来越方便。在她的带动下,村“两委”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李敏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挥好一名挂职干部的作用,用心用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佃坝镇副镇长马晓春说,截至目前,佃坝镇共引进硕士研究生14名,组织下派2名挂职干部,为我镇发展汇聚了人才力量。今后,我镇将继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我镇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持续围绕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品牌建设更加优质、平台载体更加多元”三方面发力,创新实施人才认定、人才服务专员、“归雁兴昌”举措,健全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创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千名硕士进昌吉”品牌效应,加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汇聚高层次人才。年初至今,累计引进硕士研究生89名,选聘到村工作大学生180名,创建高层次人才工作室9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先后协调2批29名专技人才开展技术援疆项目35个,成立援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2家;争取700万元援疆资金,培训干部34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市委组织部人才援疆工作科科长王俐伟表示,今后,昌吉市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体制机制,继续开展“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专项行动,计划引进10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同时,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和援疆渠道引才力度,助力昌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