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昌吉市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各方合力,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等方面着手,推动现代种业不断发展,让更多良种走向沃野。

6月20日,昌吉市制种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榆树沟镇四畦村举行,来自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的技术员哈涛为种植户讲解了玉米拔节期注意事项。
榆树沟镇四畦村制种玉米种植户马涛说,感谢华西种业的专家老师来给我们指导制种玉米的种植技术,我们这片种的都是华西种业产量比较高的当家品种,也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

作为昌吉市主要的种业种植基地,今年,榆树沟镇制种总播面积达41000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在制种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技术员都会在一线进行手把手指导。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员哈涛说,我们通过优质的服务,推广更优质的品种,让大田里的产量跟实验田的一样高,保证种子质量和品质,用优质服务让农户得到更大的收益。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是集“育繁推”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子公司,主要从事玉米、小麦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生产、销售,年种子销售收入过亿元。近几年,公司始终秉承“同创、同享、同发展”的经营理念和“为农民增收,为现代农业增效”的愿景,先后推出17个主要品种,在榆树沟镇进行推广种植,助力榆树沟镇种植户增收近1000万元。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赵雷说,这几年,公司在勇进村的种植面积都在1.2万亩至1.4万亩地左右,带动种植的农户达到200户至250户左右。今后公司会加大与勇进村的合作,保证种植农户能够种植出优质、合格的高质量种子,同时也保证老百姓的收入。
一粒好种子,从实验室走向试验田,离不开实验室千万次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离不开试验田无数次的试种观测和对比筛选。昌吉市种业企业心怀“国之大者”,勇攀农业科技高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重要贡献。

在九圣禾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对今年新繁育出来的玉米种子进行提纯实验,并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级”鉴定,从特征特性、抗病虫能力等方面进行层层筛选,力争筛选检测出最优质、最安全的种子。如今,通过该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玉米、棉花、小麦和西甜瓜等优质种质资源达5000余份。
九圣禾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验室检测专员妥晓雨说,我们创新实验室聚焦种子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瞄准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围绕种子创新与农业全链条布局,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从种子原料到商品化种子均进行质量检测,真正把放心、安全、优质、高产的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推广到市场上,实现种子企业、农户的双赢。

为提供先进技术和优质种源,2022年,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新疆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参与航天育种工作。同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船上就搭载了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和联合选育的100克新农棉2号棉花种子、100克九圣禾D1508冬小麦种子、200克JH49玉米种子和30克PM—05甜瓜种子,进行太空诱变育种,从而产生新的优质种质资源。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雪飞说,今后,我们在科研中主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突破,一个是技术上的突破,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进行突破,比如说抗逆、专用,还有节水,特别是适应新疆节水未来的发展需要。第二个是品种上的突破,由原来当家品种的“多”往“专”上进行突破,让产量增高,从而实现企业、农民和深加工企业的多赢局面。
种子是农业“芯片”,种源安全才能粮食安全。近五年来,昌吉市农作物良种研发品种超800个,覆盖率达99%以上,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小麦、棉花、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0%。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涛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科技赋能种业振兴,积极扩展育种、科研方面的布局,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宏涛 马玉娇 马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