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七年保持就业率达97%,凭什么?
技能人才拔节生长,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智能教育与地方经济相融相生,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圈,使学院毕业学生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7%以上。如此高的就业率,从何而来?常年保持的秘诀是什么?本中心记者走进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破解其“成功的密码”。今天播出系列报道之一:七年保持就业率达97%,凭什么?
日前,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副院长、正高级讲师李林正在给学生们教授新能源汽车组装、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边学边做,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相关技能。

把企业车间建在校内,培养“熟练技工”进企业。该学院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以深化准东学院、特变分院等产业学院为抓手,积极对接昌吉三大园区,与特变电工、蓝山屯河、新疆宜化、比亚迪等企业及机构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引企入校、园区建校,实现了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衔接。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副院长、正高级讲师李林说,通过现场实操,学生不仅了解原理还有结构以及整个完整的控制过程,通过学习,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全部内容。

近年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国家级特色产业公共产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双创中心、民族药展馆三大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了生产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作业与产品的“六合一”,避免了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岗位的“磨合期”,真正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变得触手可及。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学生努尔卓力•满孜亚说,学校把生产车间搬到了课堂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很有收获,上学跟上班一样,这对我毕业以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引厂入校、企业“校管”、产教融合,形成了“学校融入产业园、专业融入产业链、课程融入岗位群”的“三融合”育人模式。同时,该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设装备制造、医药卫生、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14个专业,含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实现了“就业—招生—培养”科学联动、无缝衔接。2010年以来,学院累计培养各科类毕业生3万余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多人,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7%以上。(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宏涛 刘华 白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