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新疆皮影戏亮相海丝"盛宴"!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说的正是皮影戏的精妙。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期间,在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的支持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皮影戏受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表演团队同台演出,大放异彩。


演出现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新疆“舞者”随着乐声律动,在光影中娓娓道来。新疆元素与皮影戏这样的新奇组合像是一份古老而特殊的邀约献礼“海艺节”,带领各方友人们欣赏中国最古老的“电影”。据了解,昌吉市“新疆皮影戏”是第四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体现了西北地区的造型特征和新疆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色。
福建省泉州市民罗巧巧说:“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观看皮影戏,用动画的形式在皮影戏里呈现,这是创新,我们觉得比较有趣。”
与以往在牛皮上雕刻人像不同,这次昌吉市文化馆别出心裁地将硬质材料雕成人物形态。表演时,把数字舞台灯光和激光多媒体动画巧妙地融入剧中,实现转场过程中的内外景无缝衔接,为传统文化增添科技感,让新疆皮影更显惟妙惟肖。
“陆丝”“海丝”无缝衔接,文化交流“织线成网”。在43个国家和地区、52个艺术团体,1600多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和媒体记者参与的海丝“盛宴”上,新疆皮影戏大放异彩,受到许多国家专业艺术团体演员的青睐和好评,也让他们通过新疆皮影戏了解了新疆。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12月8日在泉州市盛大开幕,是一场古与今的连通、中与外的会面、共属全世界的艺术盛会。新疆皮影戏作为新疆唯一受邀的文化团队,参加了本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展演,被国家文旅部和福建省政府表彰为优秀展演节目,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了新疆皮影的独特魅力,奏响新时代“文旅融合”的丝路乐章,让“丝路精神”深入人心、文明之美全民共享。(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宏涛 马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