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一年工作回顾①丨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
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奏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最强音,开创了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从今天起,《昌吉市零距离》将推出市十届人大一年来工作回顾系列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和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为新时期做好基层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十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以来,将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制度与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畅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搭建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民意沟通桥梁,开启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垃圾分类,一手牵着民生,一手连着文明。长宁南路华尔兹小区垃圾堆放不规整,影响小区69栋楼、3000余户居民的生活。人大代表走访小区、走访选民,2023年7月,昌吉市人大联合多部门把安装智能杀菌除臭垃圾分类房的意见通过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进行解决。
2023年,昌吉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疆推行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制度,针对街道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代表的“空白”,由人大街道工委召集议政会,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47条、“微实事”项目42个、会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26个、已办理建议意见23项。
延安北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江山:“人大代表议政会实现了民意在街道不断线,人大工作在街道不断层,基层民主监督在街道不缺位。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是一种创新实践。”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佃坝镇、榆树沟镇等4个乡镇人大率先启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如今,佃坝镇包含清洁能源替代、人居环境整治等在内的8个民生实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9800万元,全部落地见效。
票决制“小切口”惠及群众“大民生”,在“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满意度测评”的“三问一评”跟踪问效机制的实施下,佃坝镇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对本年度实施的民生实施工程项目进行了测评,8个项目均获得“满意”评价。
佃坝镇党委委员陈媛媛:“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以来,我镇人大形成了‘民生项目征集由代表参与、民生项目确定由代表票决、民生项目实施由代表监督’的代表全过程参与机制,代表参与面更广、履职热情更高,作用发挥更好。”
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民生是民主的体现,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政府主导型的民生项目与群众需求型的民生实际有机结合,让“基层民声”自下而上变成群众所期待的“民生实事”,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体现了昌吉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发展。(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雪 马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