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一年工作回顾④|民主团结聚共识交流互鉴筑同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2023年,十届昌吉市政协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包容性强、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不断推进履职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参与政治协商创造了条件。
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献策出力。组织开展“学思想、看变化,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实践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专题协商会议、“感受新变化、畅谈新发展、汇聚新智慧”座谈会,通过多种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凝聚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
市政协常委、宗教人士马良文:作为一名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我要发挥好宗教人士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面落实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和专委会联系乡镇、街道与昌吉市直部门的对口联系制度,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系沟通,遍访政协委员276人次。注重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舞台上当主角、唱大戏,邀请各界人士参加视察132人次,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搭建平台。
高度重视与上级政协上下联动、共同履职,迎接自治区政协调研视察8次,配合完成“医共体建设”“小学生书包减负”“燃煤锅炉替代工程”等重点课题4个;邀请州政协开展联合调研18次,就“乡村振兴”“食品安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主题开展协商交流。加强与内地政协和兄弟县市政协联系交流,接待广东省、云南省、阿克苏、五家渠等19个省市政协和兄弟县市来昌考察交流37批210人次,组织17名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赴福建、河南等地学习考察,在交流互动中推动全市政协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市政协副主席王晓春: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行使民主权利、施展聪明才智、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舞台。2023年,我们积极畅通沟通渠道、完善交流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既增进了团结合作,也畅通了沟通渠道,调动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