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 让思念更有温度
清明将至,昌吉市祭扫高峰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更加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扫、生态祭祀逐渐成为了一股清明新风尚。
4月2日,记者在昌吉市西郊陵园内看到,不少市民手捧鲜花,带着水桶前来扫墓。大家积极响应文明祭扫的号召,转变传统祭扫观念,文明祭扫新风随处可见。

市民叶长彦说:“现在是环保祭祀,都是鲜花,过去的塑料花也不用了。还要教育我们的子女,以后来祭祀,也要注意环保。”
昌吉市西郊陵园还通过横幅、大喇叭等方式,倡导大家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以敬献鲜花、网上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方式寄托哀思,自觉摒弃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等祭扫习俗,共同推动形成文明祭扫新风尚。此外,陵园还提供引导服务,设置了“爱心服务站”,为前来祭祀的群众提供桌椅、茶水、水桶、轮椅等服务。

市民马忠礼说:“扫墓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很多鲜花,有很多种文明的扫墓方式,是环保的行为,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觉。陵园给我们老人也提供了茶水和休息的地方,我们感到很温馨。”
昌吉市西郊殡仪馆馆长王强说:“为了方便广大市民祭扫,我们在陵园墓区提供了水桶,便于清洗墓碑。同时,墓区提供了鲜花,便于文明祭扫。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能与我们一道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如梦 张圆圆通讯员 周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