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续丝路缘 情牵泉昌暖家国心——华侨大学台港澳侨学子在新疆(昌吉)举行研学活动
夏日的新疆,阳光灿烂
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8月6日至8月13日
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
联合昌吉市教育局
组织华侨大学台港澳侨师生
赴新疆昌吉州、吐鲁番市等地开展
“泉昌情·心连京·丝路缘——祖国情·中华行”
主题研学活动
其中6日至8日在昌吉市研学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
体悟爱国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收获知识、成长与跨越山海的珍贵情谊

清代粮仓遗址博物馆
作为昌吉州、市重要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以丰富的实物展陈
历史影像和场景复原
展现了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
来自台港澳地区的青年学子在此驻足
切身感受
昌吉作为丝绸古道商埠重镇的
厚重历史和时代风采

华侨大学学生(中国澳门)杨雯如说:“参观清代粮仓遗址博物馆,课本里的丝绸之路在这里变得触手可及,粮仓的独特构造以及珍藏的文物,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昌吉作为古代商贸枢纽的深厚底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想在这里见证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研学学生走访了福建援建的“天鹅小镇”,牧民们现代化的定居生活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景象。在阿什里乡中心小学,由泉州援建的新疆首座小学五人制室内足球馆内,闽疆两地学子开展了热烈的摔跤交流和足球友谊赛。达尔汗文艺宣讲队用闽南语演绎歌曲《爱拼才会赢》,校园舞蹈队则献上舞蹈《黑走马》,赢得全场阵阵喝彩。
华侨大学学生(中国台湾)金虹羽说:“这里的美在各民族的笑容里,在闽昌携手的情谊里,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次日行程聚焦昌吉创新基因。在昌吉科技馆,沉浸式航天体验与新能源展项让学子惊叹;特变电工的全球领先输变电技术,展现“昌吉制造”的硬实力;溢达纺织的智能化生产线,串联起棉花之乡的产业升级之路。福建援疆馆内,一幅幅珍贵影像诉说着泉州与昌吉26载的深情厚谊,从医疗帮扶到产业协作,闽昌携手共绘边疆发展的温暖画卷,令师生们动容。夜色中,师生们在新疆大剧院欣赏《千回西域》的壮美演出,古老驼铃与现代光影完美交融,丝路文明在璀璨舞台上绽放新的生命力。

昌吉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位于昌吉学院新校区图书馆一楼,主展厅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是西北地区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也是首家建设在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在该馆沉浸式展厅中,师生们系统学习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的昌吉故事,从张骞开辟丝路通途到今日的闽昌援疆深情,深刻体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华侨大学学生(中国台湾)金虹羽说:“此次研学营的主题‘泉昌情·心连京·丝路缘——祖国情·中华行’,恰如一根纽带,串起了这份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作为华侨大学学子,我深深感受到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此次研学活动是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与昌吉市教育局深化合作的生动实践,30名台港澳侨师生的研学之旅,是一次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交流之行,更是一次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证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收获之旅。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回到家乡,把这份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研学活动开始前,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和昌吉市教育局联合在昌吉市第九中学举行了研学活动开营仪式。昌吉市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指挥长蒋文强出席仪式并致辞。
(记者 叶尔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