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喜报!昌吉市1人1集体获自治区表彰!

2025-09-23 12:21:16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近日,第六次自治区自强助残模范和残疾人工作先进颁奖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表彰了135位自治区自强助残模范和残疾人工作先进代表,其中,昌吉州共有6名个人和2个集体接受表彰(昌吉市1人1集体接受表彰)。

  他们分别是: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陈德权、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徐涛、自治区自强模范徐井飞、自治区自强模范田丽鼎、自治区自强模范马雁红、自治区助残模范熊梅、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新疆金阳印务有限公司、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吉木萨尔县残疾人联合会、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陈德权

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陈德权。图片由本人提供

  “康复是残疾人重获尊严的第一步。”玛纳斯县残联理事长陈德权常说。他创新建立“访视摸排+科学评估+一人一案”工作法,带领团队深入全县乡村,为上千名残疾人建立个性化康复档案。在他的倾力推动下,玛纳斯县规范和恢复了3个社区康复站,投入18万元建成6个辅助器具便民服务站,配置各类辅助器具628件,辅助器具适配率达95%以上,康复服务满意率达98%。

    陈德权还创新推行“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模式,为残疾人搭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的广阔舞台。2024年,玛纳斯县残联组织了7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助力28名残疾人踏上新岗位,发放46人创业补助金14.8万元。全县有劳动能力的适龄残疾人1249人,已就业1197人,就业率达95.8%。徐涛

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徐涛(左一)工作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奇台县奇台镇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者徐涛自2013年投身残疾人事业以来,她始终认为只有走进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读懂他们的期盼。12年来,她坚持每月开展“敲门行动”,顶酷暑、冒严寒,最终整理了涵盖全镇1100余名残疾人的动态信息档案,并每季度对残疾人家庭进行回访,及时更新就业、健康等信息。

    徐涛从生活保障、康复服务、就业创业等多维度发力,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在生活保障方面,她积极主动,创新推出“政策找人”服务模式。在康复服务领域,徐涛积极对接上级残联,申请建立天山、水磨河康复站点,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场地保障,并邀请专业康复指导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自治区自强模范  徐井飞

自治区自强模范徐井飞。图片由本人提供

  阜康市迎宾路社区阜兴花苑小区居民徐井飞2007年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2013年,徐井飞跟随网上一位手工艺人学习用毛线钩织小动物;2020年徐井飞发起成立了“阜康市徐井飞手工作坊”。第一批残疾人学员,既有肢体残疾者、又有听力障碍者。为了打开销路,他带着大家的作品跑遍了当地的市集、文创店,甚至在寒冬腊月里站在街头摆摊。

    2024年,乌鲁木齐一家公益组织“美丽工坊”注意到了“阜康市徐井飞手工作坊”,帮他们申请了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还联系了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徐井飞带领学员们开发出的 “非遗元素钩织系列”“宠物毛线配饰系列”等新产品,精致的手工和独特的设计很快打开了市场,订单从每月的几十单增长到几百单。

    如今,“阜康市徐井飞手工作坊”已经吸纳了十几名残疾人固定就业,还有多名残疾人在家兼职,平均每人每月能增收1000—1500元。

    田丽鼎

  
自治区自强模范田丽鼎。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57岁的田丽鼎,是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人,因患先天腰椎结核,导致脊椎弯曲,属于肢体残疾四级。2004年,他所在的春天福利厂倒闭,田丽鼎下岗了。下岗期间,田丽鼎借到了2万元,在呼图壁县残联多方协调和努力下,在原福利厂内申请到6间房使用权。2016年,在昌吉州残联、呼图壁县残联、呼图壁县民政局等单位的资金支持下,田丽鼎购买并整合了3亩地,建了12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库房,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套,年产值达到了300余万元,工人从原先的4人扩招到14人,其中7人是残疾人。

    创业20多年,田丽鼎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功后也不忘回馈社会。2023年,他给自己所在社区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办公桌椅,给附近小学捐赠了2台空调。

    马雁红

自治区自强模范马雁红。图片由本人提供

    47岁的马雁红,是昌吉市鑫泽中医针灸推拿诊所负责人、昌吉市盲人协会主席。马雁红8岁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小眼球和小角膜,视力仅0.01。1999年,她考入新疆医科大学学习针灸推拿专业,2006年求职屡受挫折,她花4800元租下一个42平方米的店铺,毅然开启自主创业征程。创业初期,诊所客源少、收入低,怀孕六月的马雁红仍坚持顶着烈日发传单。为提升专业水平,她自费赴北京、西安、广州、青岛等地进修,学习“筋膜松解术”等先进技术。如今,诊所年接诊量超25000人次,成为昌吉市医保定点单位和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

    事业有成的马雁红积极投身公益。自2006年起,她启动“光明未来”公益培训计划,免费为盲人提供食宿和技能培训,培养138名盲人技师,就业率100%,其中21人已自主创业,累计投入培训成本34.5万元,诊所还安排7名残疾人就业。2010年以来,累计为残疾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群体减免诊疗费用超过90万元。目前,她正筹划建立“新疆盲人医疗集团”,计划五年内带动500名盲人就业。

  自治区助残模范 熊梅

自治区助残模范熊梅和受助孩子的合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熊梅原本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1999年1月5日,熊梅的丈夫突发“多发性神经炎”,经过全力抢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但从此丧失运动功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熊梅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2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康复训练等。

  熊梅的爱心不仅给予家人,更洒向了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有一个残疾人家庭,没有收入来源,生活极度困难。熊梅得知后,常去家中探望,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她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书、买衣物、买零食,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她主动与班主任联系,承担起孩子的学习费用,并长期资助两个孩子上学。

  熊梅退休后,依然坚守在助残志愿活动的最前沿。多年来,熊梅在志愿助残的道路上默默付出,累计投入近4万元,先后帮助过近百名残疾人。

  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 新疆金阳印务有限公司

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新疆金阳印务有限公司员工合影。图片由金阳印务提供

  新疆金阳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一站式印刷品服务企业。目前公司共有职工42名,其中残疾人职工13名,占比达30%。

  该公司严格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与残疾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保,畅通诉求反馈渠道,实现32名就职残疾职工劳动争议“零发生”。根据岗位需求和残疾职工身体状况,公司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方案,将听障、聋哑职工安置在装配、包装岗位,肢体残疾职工安排在标签打印等岗位,实现人岗精准适配。

  该公司还设立“阳光互助”助残基金,用于残疾职工医疗救助、子女教育等。近年来,公司共救助残疾职工4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5万元。

  吉木萨尔县残疾人联合会

吉木萨尔县残联党组书记张建玲代表吉木萨尔县残联领取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图片由本人提供

  吉木萨尔县残联大力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近年来,依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举办手工编织、网络直播带货等培训班,培训残疾人76名。吉木萨尔县残联通过组织残疾人参加“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1个。

  近三年,全县264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393人,累计发放稳岗就业扶持奖励资金共计44.91万元,新增残疾人就业89人;吉木萨尔县残联还配合县民政局进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惠及残疾人115302人次,累计为777户低保户、三类户以及生活困难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贴26.3万元,委托第三方实施日间照料服务17人。

  2022年以来,吉木萨尔县残联积极争取福建厦门援疆资金和区、州残联专项资金累计52.65万元,在昌吉州率先探索实施政府购买重度残疾人居家服务试点工作。2024年,吉木萨尔县残联主动与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接,并授权设立新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情暖北庭”爱心助残专项基金。基金设立1年来,累计募集资金物资36.7万元,依托基金资金,走访慰问12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为40名残疾人适配助听器,为20名残疾人安装假肢。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亚乔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