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重庆: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诗意邂逅

2025-11-17 17:07:41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11月15日,当新疆昌吉市艺术团的舞者在重庆市梁平南站的广场上舒展身姿,当悠扬的新疆旋律穿透山城的云雾,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文化对话正式拉开帷幕。

  “渝见庭州 丝路欢歌”,没有冗长的文案说教,没有枯燥的数据罗列,只用最灵动的歌声和舞姿,便将天山北麓的壮美风光、丝路庭州的人文底蕴娓娓道来。在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背后,是两地文化的深度交融,是“文化润疆”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歌舞声中的凝聚升华。

  文化是最好的名片,而艺术则是最无隔阂的语言。昌吉艺术团的演员们用热情洋溢的表演,将昌吉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具象化、情感化。那旋转的裙摆间,仿佛流淌着头屯河的碧波荡漾,倒映着索尔巴斯陶的皑皑白雪;那嘹亮的歌声里,既有昌吉万亩麦田的金浪翻滚,也有都市胡杨林的千年沧桑;那灵动的舞步中,交织着花儿的悠扬、冬不拉的清脆,更藏着昌吉儿女对家乡的热爱与对远方客人的热忱。这种以艺术为载体的推介方式,远比单纯的旅游宣传更具感染力——当重庆市民被歌舞中的真诚与热烈所打动时,他们记住的不仅是昌吉市的美景美食,更是这片土地上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人文气质。

  昌吉市的魅力,在这场艺术展演中得到了立体呈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昌吉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壮阔,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雅致。这里有珍藏着亚洲最大恐龙化石的恐龙馆,见证着远古生命的奇迹;有古色古香的小吃街,汇集着烤包子、手抓肉等特色美食,氤氲着最质朴的烟火气息;有庭州生态绿谷13公里的生态画卷,让戈壁明珠焕发绿色生机;更有新疆大剧院歌舞剧的史诗演绎,重现着丝路文明的繁华盛景。艺术团的表演将这些元素巧妙串联,让重庆市民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对昌吉市的全域旅游资源有了直观认知。这种“艺术+文旅”的创新模式,既发挥了文化的感染力,又提升了旅游推介的实效性,为两地文旅合作搭建了情感桥梁。

  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昌吉市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两地虽相隔遥远,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有着互补共赢的广阔空间。通过艺术展演打破地域隔阂,用文化认同促进经济合作,既让昌吉市的优质旅游资源走进西南市场,也为重庆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旅游选择,更推动了西部地区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文旅融合成为产业升级新趋势的今天,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场文化交流是“文化润疆”战略的鲜活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新疆自古就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包容互鉴的文化特质。艺术团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昌吉的地域文化,更传递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当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在重庆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时,既增进了西南地区群众对新疆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也让新疆各族群众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昌吉的麦浪与重庆的江涛,昌吉的雪山与重庆的云雾,共同构成了中华大地的壮丽图景。这种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让两地群众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联结,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跨越千里的艺术之约,不仅让“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的口号深入人心,更让两地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样的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这样的心灵联结必将越来越紧密。因为唯有文化的认同,才能带来情感的共鸣;唯有情感的共鸣,才能凝聚发展的合力。

  昌吉的麦浪与重庆的江涛相和,天山的风雪与山城的云雾相拥,这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文化之约,让两地的距离在歌舞中缩短,让彼此的心意在共鸣中贴近。没有隔阂的艺术语言,搭建起最真诚的沟通桥梁,既让重庆读懂了昌吉的壮美与热忱,也让昌吉感受到了西南的包容与活力。文化的双向奔赴,从来都不止于一场展演,更藏着往后岁岁年年的相知相守。

  此刻,天山脚下的风光正好,庭州大地的烟火正浓,我们在大美昌吉等你,共赴下一场山海之约、共赏中华大地的多元风情。

  (记者 梁宏涛)

责任编辑:王亚乔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