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 社区(村)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直接接触密接、次密接等高中风险人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帽子(二级防护),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手消毒。 (二)不直接接触高风险人群的一线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医用乳胶手套、戴N95口罩、帽子,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手消毒。 (三)上述相关人员至少每天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采样期间与其他市民核酸采样点分开,并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 (四)工作期间须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地居住,避免流动;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按照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两点一线”活动,尽量减少人员间的直接接触。 (五)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个人防护和管理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防护规范。 (六)工作人员在配置消毒液时,应穿戴防水隔离衣或工作服、帽子、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橡胶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七)使用后的个人一次性防护用品均按照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第二、三、四、五类人员个人防护规范均按此条落实)。 二 核酸采集医务人员防护规范 (一)所有核酸采集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期间应规范穿戴(二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防护服、医用乳胶手套、鞋(靴)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帽子等,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二)工作人员不得在采样现场用餐,避免摘脱口罩,避免触摸口眼鼻等部位。就餐、入厕等活动后再次返回工作岗位时,应更换新的防护用品(二级防护)并规范穿戴。 (三)工作人员应分工(信息录入、采样、维持秩序等)明确,划分可移动区域,未穿戴二级防护不得进入采样区。在岗期间与被采样人员之间保持“1米线”安全距离。 (四)工作人员在处理核酸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时,须规范穿戴防护服、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靴)套,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五)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口罩有破损、受污染等情况时,须及时更换。工作区域应配备免洗手消毒凝胶等消毒用品,随时做好手卫生。 (六)核酸采样期间应设置感染管理防控人员,负责巡回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工作期间须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在工作地居住,避免流动;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按照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两点一线”活动,尽量减少人员间的直接接触。 (八)上述相关人员至少每天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 三 转运人员防护规范 (一)所有参与转运的工作人员和驾乘人员必须经规范培训,考核合格(特别是个人防护服穿脱),熟练掌握个人防控知识。 (二)驾乘人员及转运工作人员全程着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N95口罩、手套、帽子、鞋套(二级防护)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三)驾乘人员和转运工作人员尽量避免与隔离人员近距离接触及交谈,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帮助隔离人员搬运行李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四)转运过程中出现人员健康状况异常(如发热、咳嗽等症状),驾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间隔24小时共开展2次核酸检测;如被转运人员出现阳性病例时,驾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在接报后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 (五)转运司机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必须集中住宿,实行单人单住,用餐不堂食,不聚集、不近距离接触。 四 志愿服务人员防护规范 (一)外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首选N95/KN95口罩,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志愿服务人员,穿戴隔离衣、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必要时(如:黄码采样点、医院、封管控区等)穿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鞋(靴)套、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护目镜)。 (二)与服务对象近距离(小于1米)接触的志愿服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医用乳胶手套、帽子,穿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三)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及时更换,穿戴防护服期间不得喝水、吸烟、进食等;如确需进食或饮水,则应在规定脱卸区域按规范脱防护服或隔离衣并进行手消毒。进食或饮水禁止在采样点、医废暂存点、防护品脱卸区周围20米半径内,站位尽量在污染区域上风口。 (四)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尽量不要携带手机、钥匙等个人物品,如确需携带,可将其套上塑料袋密封。取出手机、钥匙时应先消毒塑料袋,并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两次。 (五)在为他人提供志愿服务时,要时刻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线”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接触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六)志愿者在各项志愿服务结束后,应收好相关服务物资,保持环境整洁,加强手消毒,到指定地点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七)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高风险人员的,必须单采单检。 五 其他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一)工作期间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及时更换。 (二)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如不具备洗手条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不得摘下口罩;如需摘下口罩,须用纸巾或用肘臂遮挡。工作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人员的直接接触。 (三)近距离接触高风险人群时,要规范穿戴帽子、医用乳胶手套、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工作结束后,要在指定地点正确脱卸个人防护用品。 (四)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每日至少两次健康监测(测温及感冒、发烧、咽痛、腹泻、咳嗽等症状监测)和一次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