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假校外培训,昌吉市“双减”办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2023年暑假将至,为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全面创建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环境,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平安、愉快、有意义的假期,在此昌吉市“双减”办诚恳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正确育人观念
广大学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育儿观,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理性选择参加非学科类培训,让孩子的假期生活多姿多彩。
二、拒绝参加违规学科类培训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昌吉市目前未审批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所有培训机构或个人以“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研学旅行”“夏令营”“暑期托管”等任何形式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请各位家长朋友充分认识违规培训所带来的安全和资金风险,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不参加违规学科类培训。
三、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
(一)查看培训资质。在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请一定要做到三看:一看“证照是否齐全”,请关注培训机构是否持有有效期内的文旅、科技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行政审批局颁发的《营业执照》;二看“师资是否合格”,即从事培训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并张贴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三看“收费是否公示上墙”,即收费项目、标准等应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
(二)签订培训合同。广大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请您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防止培训机构私自修改合同,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签字盖章。要索取正规发票,妥善保管,不要接受与实际培训内容不符的发票和收款收据等“白条”凭证,否则日后维权困难。
(三)谨慎缴纳费用。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一次性缴费金额不要超过5000元;请务必抵制培训机构以折扣、赠送等优惠手段,怂恿家长在资金监管账户以外途径缴费或超过规定时间跨度续费。
(四)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缴费。为孩子购买课程时,务必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切勿把资金转入资金监管专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要保留好合同文本和缴费发票。存在与校外培训机构在“师资安排”“课程安排”“收退费”等方面无法协商解决的纠纷问题,应主动告知学生班主任,由学校协助家长与校外培训机构沟通,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五)遵守培训时间。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六)核验场所安全。为了您的孩子培训期间的安全与健康,请您务必选择符合国家消防规定、培训场所安全的合规机构,不去“无证无照”机构或其他违规机构参加培训。
(七)加强安全教育。在参加校外培训的过程中,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火防电安全教育、防欺凌安全教育等,确保孩子健康平安成长。
四、坚决抵制违规培训
(一)选择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抵制无证照经营的非法机构。不要轻易相信虚假宣传,不到无“办学许可证”的各类“幼儿园”入学,不参加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线下学科类(含英语)培训。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以“一对一”等形式逃避监管的隐形变异情况,以及以游学、研学、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行为,请一定做好辨别甄选,坚拒一切违规学科类培训。
(二)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夸大培训效果”、“利用赠送课时办预付卡”等诱导消费的违规行为,以及存在“卫生防疫不到位,消防安全不达标”等有害身体健康安全的问题,要果断拒绝、及时止损。
(三)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家长与学校(幼儿园)合作,进行科学教育和正确指引。如您不听从学校(幼儿园)告知和引导,存在“报班不报备、不签订正规合同、不规范缴费、隐瞒报班信息”等情况,您要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并承担相应责任。与已公告注销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各类纠纷,家长应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家长朋友们,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事关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大局,需要您的积极配合。如您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有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尤其对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从事或变相从事介绍、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行为,请您及时进行投诉举报。请您尊重孩子自身成长规律,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培养孩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支持“双减”政策落地实施。
如有疑问或问题线索,请您及时进行投诉举报。
工作日监督举报电话:
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请拨打市“双减”办(市教育局):0994-2284803
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请拨打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0994-2333908
违规发布广告、虚假宣传、哄抬价格、存在超标准时段收取费用等违规行为请拨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
科技类培训机构请拨打科技局举报电话:0994-2596748
昌吉市“双减”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1日
(来源:昌吉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