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建“家” 五业联动富民——十三户村“代表之家+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纪实
2025-09-23 10:54:55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日前,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喜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走基层 看民主”新闻媒体走基层活动采访团走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全方位、多角度探访六工镇人大在该村通过代表之家+产业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按照“依托特长建组织、发挥优势尽职责”和“把人大代表之家建在产业链上、把代表发挥作用放在示范引领产业链上”的思路,六工镇人大立足十三户村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依托专业合作社,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和发展优势打造了人大代表之家+产业引领特色小组。该特色小组立足十三户村特点,确定产业发展思路,将人大代表履职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推行五代表一人一产业的发展模式,由市、镇两级5名人大代表根据各自优势,分别负责艾草、渔业、玉米、乡村旅游、康养产业,形成了“一人一业、五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昌吉市六工镇人大代表、十三户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丰建军经过广泛征集民意并提出意见建议,按照十三户村大力发展艾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以盘活村里的闲置农房为切入点,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于2022年在村里建成了集“展示、体验、销售、康养”于一体的艾草文化体验馆。该馆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馆内展示销售的艾草产品达到80多种。为进一步延伸艾草产业链,丰建军和村“两委”班子还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中心扩大产品销量,全力打造“艾草种植——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康养服务”完整产业链的艾草小镇,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村民王海霞家里有6口人,家庭收入主要靠土地承包费用和丈夫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她告诉记者,2022年,在人大代表丰建军的介绍下,丈夫在艾草加工厂上班,自己则在艾草文化体验馆从事销售和康养理疗,再加上土地承包的收入,家庭年收入超过了13万元,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人大代表介绍我来这里上班,现在我主要负责馆里的日常销售和艾灸理疗工作,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一年下来有5万多元收入,这大大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质。”王海霞说。除了发展五大产业,六工镇人大还围绕社会所需、百姓所盼、群众所急的问题,在十三户村创新开展了人大代表+养老互助院微实事、微心愿的志愿服务。今年,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协调34万元专项资金,完成了对村里幸福互助院的改造和提升,使这里的86名70岁以上老人居住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
六工镇十三户村幸福互助院高龄老人陈兴礼说:“这里的设施都很好,志愿者们会给我们送物资,比如肉蛋奶、米面油都有,还会来和我们一起包饺子。现在我们特别满意、特别幸福,确实是人大代表在为人民办实事。”
此外,六工镇人大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十三户村乡村振兴发展能人和村两委领头人的优势,广泛收集民意,提出议案建议,在村里建立了人大代表议事小院、人大代表议事亭,广泛收集民意,通过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就产业项目谋划、实施和管理等情况进行调研、视察,以踏青觅春、赏花迎夏、养生品秋、捕鱼兴冬四季节会为主线,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助力乡村振兴,使该村实现了村富民强。
“我们村已经形成‘一人一业、五业联动’的发展格局,目前村集体收入达到2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62万元,全村实现了村富民强、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未来,十三户村会继续用好‘代表之家+产业引领’的模式,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让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丰建军说。
责任编辑:王亚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