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如炬 志愿暖心——昌吉州开展第八个“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中国昌吉网(记者刘新新 通讯员毛运恒)
十字路口,他们身穿红马甲维护交通秩序,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公园景区,他们化身宣传员,科普知识、传播文化;社区乡村、社会福利机构,他们忙碌奔波,助老爱幼、热心助困……昌吉州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弘扬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让“文明昌吉志愿之城”的品牌名片愈发熠熠生辉。
今年5月5日是昌吉州第八个“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昌吉州精心谋划贴近群众实际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深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水平,持续做大做强“文明昌吉志愿之城”服务品牌,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汇聚志愿力量。
夯实阵地建设
近年来,昌吉州立足实际,以打造“文明昌吉志愿之城”品牌为总抓手,构建志愿服务矩阵,按照“8+N”志愿服务体系,整合全州志愿服务力量,积极推动各行业专业人士加入并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州、县(市)、乡镇(街道)都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库,共梳理出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的7000余项活动目录,文明实践“套餐”内容丰富、类型齐全、形式多样,充分满足基层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截至目前,全州共组建志愿服务队1530支,注册志愿者28万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703个,延伸打造“公益电影放映”等文明实践点443个。
文明实践惠民生
4月下旬,呼图壁县第七届海棠花季暨椒麻鸡美食推广活动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志愿者们微笑迎宾、亲切指引、讲解服务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木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公安局、县残联、县总工会等部门单位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置了政策宣传、垃圾分类宣传、急救知识培训、反诈骗宣传、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服务等23个志愿服务集市展位,为各族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把优质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在哪里。全州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利用景区公园、广场市集等人流量大、群众自发活动多的优势,积极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平台,通过医疗送诊、义务理发、文化下乡、消费扶贫等形式,广泛开展送服务、送实惠、送健康、送科技活动。“红十字蓝天救援”“北庭天使医路有你”等队伍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广泛深入地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文明新风润人心
4月28日,木垒县木垒河广场举办昌吉州第八个“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暨木垒县居民文明巡访团成立仪式,木垒县1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和2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非遗展览、义诊义剪、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咨询等一系列接地气、暖民心的文明实践活动。
昌吉州非遗剪纸传承人、木垒县文艺志愿者范淑娥也参加了这个活动,在现场教授剪纸技艺,许多群众跟着学习。特别是她的剪纸作品《昌吉州第九届12名道德模范人物肖像》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每次活动,我都会多准备几张彩纸,邀请市民一起参与。”范淑娥说,“我将非遗剪纸技艺与道德模范人物形象相结合,既满足了市民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也弘扬传播了我们身边的榜样,让向上向善成为人们心头的暖流、社会生活的主流,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觉得很有意义。”
近年来,昌吉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结合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创新形式载体,通过“百姓小喇叭”“讲+演+问”、板凳课堂、百姓奶茶馆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创作了新疆曲子、阿肯弹唱、快板、小品等一批文艺作品,用老百姓喜欢听、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千家万户,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进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文明新风吹进各族群众心田,“染绿”庭州大地。
志愿服务引领新风
玛纳斯县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群体,推动志愿服务走进群众生活,在11个乡镇建立了社工站,并配备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社会救助、养老助残、社会治理等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
“张叔,我们来看您了,最近感觉身体好些了吗?”近日,玛纳斯县凤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权国红和志愿者提着米面,到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上二工村村民张玉德家中慰问。
张玉德今年67岁,他和妻子都患有癌症,玛纳斯镇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者和村里的志愿者经常到老人家里开展志愿服务,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感到很暖心。
在玛纳斯镇社工站的指导下,各村还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从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创新实施积分兑换制度,对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进行量化积分管理,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法治类、德治类、自治类、示范带动类村级事务志愿服务活动,并给予相应的积分,村民凭积分就能在就近的积分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各族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切实推动家风、村风、民风全面提升,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昌吉州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创建工作,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掉歪风、易掉低俗、树立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各地还制定“积分银行”“道德银行”“信用超市”激励制度,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接地气、有朝气、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