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整合公共法律资源 实现诉执双源共治
索 引 号 | CJS029/2024-000056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05 17:08:27 |
名 称 | 昌吉市整合公共法律资源 实现诉执双源共治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整合 公共 法律 资源 | |
来 源 | 昌吉市司法局 |
昌吉市整合公共法律资源 实现诉执双源共治
坚持“能动司法”是落实“抓前端、治已病,做好执源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具体运用。近年来,昌吉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从源头减少矛盾增量,积极融入市委领导下的执源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法官、律师、公证在执源治理中的作用,全力绘就执源治理新“枫”景。
建机制搭平台优化整合公共法律资源
昌吉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在解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多渠道探索经人民调解等达成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和协议履行新途径。在“和合昌吉”法务中心设立赋强公证窗口,并组建赋强公证室,邀请经验丰富的公证员常驻办案解纷。由1名法官、6名调解员和1名公证员,形成“诉前委托+人民调解+公证赋强”无缝衔接工作模式。赋强公证,是对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经赋强公证的债权文书,可以不经诉讼直接成为人民法院的执行依据,赋强公证之后,公证处对公证文书提供督促履行服务,在抑制诉前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截止5月18日,“赋强公证解纷模式”试运行满2个月,办理赋强公证362件,实际履行率85.19%,履行金额189万。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同时也能够有效缩短办案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提升。
司法强强联手推动诉执双源共治
2024年5月27日,由昌吉市司法局联合昌吉市法院、州市13家律师事务所、乡镇(街道)司法所等联合公共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座谈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发挥律师、公证的专业优势,共同探索“诉前调解+赋强公证”解纷模式,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会议搭建的平台,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充分发挥了司法、公证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方面的专业优势,从源头上缓解诉讼压力,减少诉讼增量,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
“线上调解+赋强公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我的合伙人欠我一笔钱没还,人在湖南工作不方便来昌吉办理,我该怎么把钱要回来?”坐在法务中心大厅里的张先生焦急地问道。公证处的公证员受理后,经与对方当事人电话沟通,了解了大致情况,认为本案事实清楚、争议较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决定采取赋强公证的方式来化解。因当事人在外地工作,为避免当事人来回跑,公证员采用线上远程方式进行调解,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对协议进行了赋强公证。“线上调解+赋强公证”的办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不仅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更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更是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与称赞。“诉前公证调解过滤+赋强公证执行断后”的纠纷化解服务链新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充分发挥司法、公证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减少纠纷成讼,助力“诉执两源”治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探索和优化“调解+公证”的调解新模式,以高质量的调解工作助力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