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多彩活动守护昌吉文化遗产,赓续千年文脉
索 引 号 |
CJS014/2025-00009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5-06-20 17:53:53 |
名 称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多彩活动守护昌吉文化遗产,赓续千年文脉 |
文 号 |
|
主 题 词 |
文化遗产 多彩 |
来 源 |
昌吉市零距离 |
文化和自然遗产宣传 参观 学习 教育活动
用历史文物激励、教育和引导
广大干部群众传承悠久历史
昌吉博物馆联合延安北路街道天山花园社区、园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参观学习教育活动。干部群众代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昌吉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昌吉历史文物展馆。上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展示了昌吉地区从古人类时期到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自然和人文历史沿革,让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此次参观了解到天山天池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北庭故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学习了解昌吉历史渊源的珍贵史料,是一部凝固的教科书。我们为昌吉州拥有这两大珍贵的遗产而感到骄傲。”市民范锦梅说。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性,该博物馆先后投入4200万元,购买了“吉小师”AI机器人,并建设了青少年活动考古研学体验厅,运用VR虚拟技术、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光影技术复原展示伏羲女娲传说、西王母神话、康家石门子岩画、北庭故城遗址等,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年截至目前,该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2.83万人次,同比增长50%。“通过一件件文物和现代光影技术,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们要从这些历史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把我们的昌吉、我们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市民耿鹏飞说。
昌吉博物馆讲解员谢妤杉说:“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昌吉市文化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展演活动。活动现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朱新贵精心准备了《武松打虎》《狐狸与乌鸦》两个传统剧目。传承人左手捏主杆、右手拨动侧杆,灵活操纵皮影完成抬腿、跳跃等动作。在光影变化中,色彩斑斓、造型精美的皮影人偶栩栩如生。幕前,孩子们瞬间被深深吸引,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爆发出欢快的笑声。“我觉得皮影戏比动画片好看,因为动画片是在电视上播放的,而皮影戏是用皮革做成的人物来表演的,我觉得很好看。”小朋友周梓润说。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朱新贵表示,皮影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希望通过这次演出,能够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孩子们是皮影戏传承的未来,只要他们感兴趣、愿意学,皮影戏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