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世界帕金森病日
索 引 号 | CJS017/2024-000098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24-04-12 18:53:08 |
名 称 |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世界帕金森病日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和谐 美好 世界 | |
来 源 | 新疆日报 |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世界帕金森病日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
帕金森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肌肉僵硬、震颤、麻木等,但是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且症状和其他一些神经缺陷有相似的表现,如果不经过医生的诊断,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确诊,非常容易被忽略。
1、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
帕金森病病程发展漫长且不可逆,自然病程前后大约为40年,不同疾病阶段的症状特征表现不同。在患者出现运动症状前可能先出现非运动症状,比如睡眠障碍、便秘、嗅觉障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出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典型运动症状后一段时间才能被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可能与高龄、遗传、头部外伤、长期接触重金属和农药有关。
据估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即每一千个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7名帕金森病患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患者数量还会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帕金森病总是悄悄起病,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已患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帕金森病主要有以下两大类表现:
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受损,肌肉关节功能受损,会影响到肢体运动功能,常见的表现有:
肢体颤抖: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手、头或嘴唇在静止不动的时候会颤抖。
肌肉僵硬:面部表情僵硬(面具脸)、驼背。
行动迟缓:动作变慢,写字、系纽扣、刷牙时感觉手指不听使唤,说话声音明显变轻柔。
姿势异常:站立时不稳,走路时容易小碎步直往前冲,容易跌倒。
非运动症状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下面这些非运动症状容易被忽略:
睡不好:睡梦中大喊大叫、挥舞手脚;
精神症状:抑郁、痴呆、出现幻觉;
自主神经症状:长期便秘,头晕、夜里大量出汗、流口水、排尿困难;
感觉障碍:手脚麻木、肢体关节疼痛、嗅觉变差等。
3、哪些人易患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还没有公认的、毫无争议的研究结果确切表明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目前,研究得出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与患帕金森病相关:
1)过多的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罹患帕金森病的概率会增大。
2)长期睡眠不佳,存在睡觉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坠床等。
3)当然还有10%左右的遗传因素。
4、帕金森病该做哪些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反应、肌肉张力、姿势和步态等来确定神经系统是否受损。
定量运动测试:
使用一些特定的测试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平衡性。
颅脑成像:
通过MRI、CT等技术检查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5、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发病是多因素的,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携带某些基因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高风险,有些环境因素(例如重金属、杀虫剂等职业暴露)会让本病更容易发生,还有些患者的发病与年龄变大有些关系。
已知的环境致病因素提醒我们在职业和环境接触中,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的暴露。此外,也发现了一些具有保护性的因素,例如体育锻炼、咖啡因等。太极、瑜伽、探戈等活动也被证实可以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看来仍然是普适的健康法则,对于帕金森病也不例外。
关于帕金森,我们的建议:
1.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化学物质,如农药、毒品、锰、汞等。
2.采用低蛋白饮食,且以优质蛋白为主,少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既能缓解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大便干结情况,又能补充维生素。
3.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如下棋、打太极、散步、慢跑、唱歌等,可延缓脑部衰老。
4.保持良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利于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5.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如发现有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征兆时,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有亲属患有帕金森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6.老年人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