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服务业向好发展 稳步复苏
索 引 号 | CJS026/2020-00005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0-12-10 19:09:16 |
名 称 | 规上服务业向好发展 稳步复苏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向好,服务业活力不断恢复,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
一、1-10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运行特点
(一)营业收入实现“五升三降”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0.9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1-9月提升3.7个百分点。从行业结构看,规上服务业八大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呈现五升三降的态势。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64.8%。营业收入对规上服务业整体影响最大的行业是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6.23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3%,对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66.1%。营业收入下降较大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0.12亿元,同比下降74.7%,主要原因是今年疫情影响,景区景点人员限制以及艺术表演场馆未对外开放,造成客流量下降,营业收入大幅下滑。
(二)非公有制单位拉动作用明显
1-10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中,非公有制单位64家,占规上服务业单位总数的82%,实现营业收入36.72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60.3%,同比增长1%,对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11.5%,拉动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
(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有所回暖
1-10月,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54亿元,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收窄11.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最大,实现营业收入0.45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6倍;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19%。
(四)应付职工薪酬降幅不断收窄
1-10月,全市从事规上服务业活动的期末用工人数有10246人,实现应付职工薪酬6.47亿元,同比下降7.6%,较1-9月收窄1.7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增速实现正增长的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分别达到71.1%、2.6%、0.7%;文化体育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降幅较1-9月不断收窄,分别收窄1.6个、9.2个、0.8个百分点。
二、全市规上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服务业各项指标持续向好,整体呈逐步复苏的态势,但是由于疫情波动和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问题,实现发展依旧承压。
(一)企业的成本费用高、利润低,增长压力犹存
1-10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成本48.7亿元,同比增长8.5%,高出营业收入增速3个百分点;产生各类费用10.7亿元,同比增长7.1%,成本及费用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1-10月规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89亿元,同比下降36.2%,企业成本费用居高,利润空间较小,企业增长压力犹存。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占比较小
1-10月,昌吉市有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22家,仅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28.2%,占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22.2%,对全市三产增加值的贡献有限,拉动不足。
(三)文化旅游动力不足。文化旅游、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行业开放时间短,经营压力大困难多,回升相对慢,对消费回补不足,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今年我市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三、提振服务业经济的建议
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推动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
(一)抓重点,紧紧稳住发展“头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稳定企业经营,促进经济内生循环。继续推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行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头雁”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服务业全面复苏。
(二)强弱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市场发生变化,倒逼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的新型服务业显得尤为迫切。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顺应居民需求升级趋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互联网和各类服务业态紧密结合,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补短板,全力挖掘增长潜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支持服务业各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扩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份额。牢牢把握“现代服务”发展机遇,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有序发展在线教育、智慧旅游、在线文娱、智能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挖掘增长潜能,助推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昌吉市统计局 马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