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1-11月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索 引 号 | CJS026/2020-00006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1-01-05 12:07:38 |
名 称 | 昌吉市1-11月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1-11 以上 消费 市场运行情况 情况分析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挖潜力、促消费、惠企业政策持续推出,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消费品市场运行呈现持续改善、稳中向好态势。
一、总体情况
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4亿元,同比下降9.4%(全州-10.7%),降幅较1-10月收窄1.4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亿元,同比增长1.8%。
(一)商品零售持续回暖。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较1-10月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实现商品零售额5.33亿元,同比增长2.5%。
(二)新入库单位拉动有力。新增入库单位为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今年月度全市共入库限额以上商业单位12家(包含批发业4家、零售业单位5家、住宿业2家、餐饮业1家),1-11月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4亿元,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增长4.5个百分点。
(三)重要商品零售亮点频现。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稳步增长。1-11月,受新汇嘉、民街超市入统余温带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共实现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3.99亿元,同比增长38.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0.68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较1-10月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升级类消费逐步走高。随着疫情不断稳定,受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11月,全市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书报杂志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5.4%、94%、43.1%、24.8%。三是烟酒类消费强势攀升。汇嘉开设茅台专柜并持续推出积分抵现金兑换茅台活动,带动全市限额以上烟酒类消费明显增长。1-11月,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烟酒类商品零售额0.81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1-10月提升39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出行类商品破冰升温难度较大。 今年以来,本土汽车销售企业面对疫情所带来的需求抑制、放缓,强化精准营销,加速转型升级,并依托昌吉市“金秋购车季”活动和新疆第九届新疆秋季国际车展,于10月当月实现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正增长3.8%的好成绩,但仅是昙花一现,随着天气转冷和需求减缓,11月当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亿元,同比下降2.8%,增速由正转负。而石油类商品受准东运煤方式由道路运输改为公铁联运,销售量同比明显下降。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共实现石油类商品零售额4.44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1-10月扩大0.8个百分点。汽车、石油两大类商品零售额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61.6%,其下滑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14个百分点,出行类商品的暖春何时来临尚不可知。
(二)住宿餐饮业单位整体复苏缓慢。天气转冷,加之防疫政策调整和居民饮食习惯转变,聚餐宴请逐步减少。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餐饮收入0.93亿元,同比下降20%,降幅较1-10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全市27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中,从11月当月营业额来看,27家单位共实现营业额0.14亿元,同比下降27.1%。其中19家单位呈负增长态势,占比70.4%;从1-11月累计营业额来看,27家单位共实现营业额1.7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23家单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占比85.2%。
三、对策及建议
(一)精准落实政策,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现有政策享受情况逐一摸排,精准发力。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减轻企业用电用水用气负担、减免中小企业税费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贷款担保条件和费用,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全力提振企业信心。
(二)把握节庆热点,促进消费升温。未来几个月将迎来“圣诞节”“元旦”“春节”等消费高峰期,行业主管部门应紧抓今冬明春佳节契机,组织策划行之有效、丰富多样的消费活动,强化政企联手、全城联动,扩大平台、商家参与范围,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不断恢复和高涨的消费热情,为加速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注入新动力,打响2021开门红第一枪。
(三)积极培育亮点,增强发展后劲。一方面,强化电商扶持等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鼓励本土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扩宽销售渠道,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另一方面,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紧抓年度第二批入库和明年月度入库,整合资金扶持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对成长性好的小规模企业动态管理,重点扶持和指导,激励达到条件的企业自愿入统,为消费品市场稳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