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2021年1-4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 引 号 | CJS026/2021-00001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1-07-09 18:56:00 |
名 称 | 昌吉市2021年1-4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2021 1-4 经济运行 情况分析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1-4月,昌吉市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一、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工业生产延续稳中有进态势。1-4月,工业生产需求持续旺盛,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上月34.4%),两年平均增长14%。其中:市属工业(州反馈口径市直+农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2.2%。
一是三大门类同步增长,工业结构持续优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8.6%、25.9%和7.2%。三大门类增加值结构为16.3:51.3:32.4,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增长面达九成,支柱行业保持稳定。20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为90%。累计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增长面达10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9.3%,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35.1%,拉动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6.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4.3%,拉动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23.3%、6.7%、12.8%和34.1%,分别拉动工业增长3、2.2、1.4和1.4个百分点。
三是主要工业和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季节性企业复产进度加快。发电量、原煤同比分别增长7.6%和20.7%;变压器增长22.9%;聚酯增长106.8%;饲料增长37%;饮料增长41.1%;乳制品增长44.4%;塑料制品增长52.4%。商品混凝土、铝材、人造板等季节性工业产品产量环比增长16.37倍、4.2倍和1.38倍,钢结构产量环比增长86.6%,防水材料制造企业本月全部复产。
(二)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增长。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其中:市属投资同比增长2.9%(上月30.7%),两年平均增长25%。
一是在库项目和开工项目数量保持增长。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0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其中:开工项目5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个。
二是第二产业领跑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2.4%,占投资总额的19.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总额增长8.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7%和128.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占投资总额的77.3%,拉动投资总额增长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7.7%。
三是建安工程投资快速增长。随着季节变化,建筑市场全面复工复产,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2.6%。
四是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3.04亿元,同比增长20.5%。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1.1%,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28.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2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1.1%。商品房销售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5%。
(三)市场销售持续恢复。1-4月,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6亿元,同比增长35.5%(全州34%;上月44.4%),两年平均增长7.5%。其中,商品零售额17.82亿元,同比增长35.5%;餐饮收入0.34亿元,同比增长35.6%。在统的19类商品零售额“13升6降”,其中:商品零售额前五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中西药品类同比分别增长35.4%、61%、14.8%48.7%和136.6%,汽车类零售额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47%,拉动商品零售额增长16.7个百分点。去年年初以来新增入统的57家单位为市场销售增添新动力,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3亿元,同比增长55.4%,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5个百分点。
(四)工业能耗平稳运行。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8.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3%(上月10.4%),比上月增幅略扩大2.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幅缩小22.7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40.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工业电力消费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其中:制造业电力消费同比增长39.6%。
(五)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4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5亿元,增长14.6%(上月20.7%),两年平均增长8.4%。其中,税收收入7.22亿元,增长8.8%(上月6.1%),非税收入2.93亿元,增长31.6%(上月59.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2.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68亿元,下降5.9%(上月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7亿元,增长16.9%。
(六)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1.36亿元,比年初增加0.82亿元,增长0.1%,其中:住户存款413.2亿元,比年初增加9.44亿元,增长2.3%;非金融企业存款241.78亿元,比年初减少24.45亿元,下降9.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5.22亿元,比年初增加57.11亿元,增长8.1%,增幅比1-3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259.43亿元,比年初增长4.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05.78亿元,比年初增长10.1%。金融机构存贷比为96.7%,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
二、四上企业情况
截止4月底,共有“四上”企业653家。其中:工业141家;建筑业172家;批发和零售业133家;住宿和餐饮业28家;服务业84家;房地产业95家。
三、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运行趋势有所放缓。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3月份环比下降24.5个百分点,其中,市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3月份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一方面,在库的4家煤矿4月10日晚全部停产,导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当月增加值增速环比3月份下降35.5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建材类等相关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基数不断增大。去年4月份工业生产由负转正并逐月缓慢提升,今年增速将会随着基数的增大而逐月回落。
(二)固定资产投资需进一步加快进度。1-4月,九洲恒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未能如期提供工程量印证资料,影响了投资额的增量。市属109个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个,但截至目前本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有7个,仅占亿元以上项目的13%。
(三)消费结构有待于优化。1-4月,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4%和61%,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58.6%,市场销售对出行类商品的依赖性较大。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1%,大幅落后于全市消费额平均水平。28家住餐单位中,10家单位营业额负增长。西园饭店、卡思大饭店、佳润酒店、好维佳酒店等单位营业额降幅超过30%。
四、几点建议
(一)持续发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跟踪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着重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开展问题研究,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生产;二是有序做好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复产工作,确定重点帮扶企业,深入开展入企帮扶。采取分类帮扶措施,坚持一企一策的原则,逐户排查企业减产的详细原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促使具备复产、达产条件的企业满负荷生产。
(二)提高服务质量,抓好项目进度。一是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等,做好相关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快推进规划、立项、环评、土地等前期手续办理,确保所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二是加快开工项目施工进度。盯紧盯好项目的重点环节,特别是确保重点项目的落实落地,深入项目现场及时发现短板,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的形象进度,尽快形成实物量;三是抓实项目入统。加快完善项目入库资料,将重点项目全部实行“挂图作战”,按照“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效率”的要求,科学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每个重点项目要明确承办的具体内容、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实行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督导化。
(三)紧抓企业培育入统,深入挖潜新动能。深入规下企业和新开业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帮扶培育、培训指导,建立健全税务、工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统计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切实做到“在库企业抓服务,达标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活力。(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