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昌吉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速稳中向好
索 引 号 | CJS026/2024-00001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25 12:14:59 |
名 称 | 2023年昌吉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速稳中向好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2023 昌吉市 工业经济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2023年,昌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工业经济发展主旋律,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向好发展。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向好,但依然承压前行,工业企业生产后劲仍有不足,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工业增长势头。
一、工业运行整体情况
2023年,全市173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60亿元,同比增长5.4%。市属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99亿元,同比增长4.4%。从园区经济来看,高新区8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43亿元,同比增长4.4%。农高区1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22.6%。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较上年同比:18.3(下降)、9.3(增长)、7.9(增长)以及三大门类增加值结构由上年13.3、69.5、17.1调整为8.6、73.1、17.9。
二、市属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采矿业降幅持续收窄
采矿业受前期技改、检修等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增加值同比下降18.3%,下拉规上增速3.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拉动规上工业增速5.8个百分点,受重点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强势拉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较高。
(二)五成行业增长为正
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1.2%,累计同比增长28.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主要受重点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增长强劲,拉动明显。
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8.7%,累计同比增长1.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累计发电量74.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3.食品制造业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6%,累计同比增长18.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拉动该行业14.2个百分点,受笑厨、屯河番茄企业市场需求增加,订单排产加大。
4.农副食品加工业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2.9%,累计同比增长4.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制糖业拉动该行业5.3个百分点,主要是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原料收购充足,生产期增加。
(三)六成产品产量增长
在统计的38种主要产品中,2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3.2%。产品产量增长主要一是重点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分子公司增长强劲以及新成立企业入规,无同期数据,抬高今年产量增速;二是去年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受阻,订单锐减,产量降低,今年正常生产。产品产量下降受技改检修、厂房搬迁、季节性冬休等。
三、市属工业经济运行放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属企业减产数量较高,仍须持续提振工业生产。市减产企业34家(其中2家国家代报企业),占比市属企业数量的46.6%,其中降幅较高:一是3家煤炭企业(宝平、兖矿、菏泽)由于安全生产、环保督察等要求1-9月停产,今年产煤量256.28万吨(市属煤炭企业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同比下降4.1%;二是8家混凝土、水泥、保温材料等企业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订单下滑明显;三是博山机械、新佳美塑胶等2家企业,由于企业计划搬迁,将影响24年市属工业增加值数据。
2.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低,中小企业高端产能不足。市属高新技术企业为17家,占比市属企业数量的23.3%,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市属产值的48.9%,其中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特变电工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和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占比高新技术产值的74.9%。高新技术企业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柱,较依赖于重点企业数据波动将影响经济增速走向。
3.新增动能驱动偏弱,工业增量支撑不足。若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增长,每年须有一定规模的新企业入统形成增量支撑。较去年新增4家新入规企业,分别是隆威家具、华洋三好、双剑农机、天诺永盛,占比全市新入规企业数量的19.0%,工业总产值占比市属产值的0.4%,同比下降19.0%。存在经济质量不高、后劲不足、贡献不大等问题,对市属工业经济增速增长未能形成正向拉动。
四、促进市属工业经济增长的几点建议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大相关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对煤炭企业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持续释放产能。立足昌吉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做大做强输配电装备、特色食品加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煤炭产业、积极释放行业产能。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培育壮大优势集群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局限性,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很难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细化落实各项政策,立足我市工业企业发展现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强化创新政策激励,精准帮扶企业纾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产融合作,形成有助于企业自发研究开发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3.着力强化服务效能,提升相关配套设备,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落地。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做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大批高科技技术企业和高层次技术人员落户昌吉,要将“规上”企业培育和入库作为经济增长、转型提质的重要抓手,及时了解和掌握“规上”企业情况,培育准规上企业、盯紧准入库项目,强化保障、多点发力,进一步强化部门指导和政策扶持,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昌吉市统计局工业科:祖玉华 259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