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 引 号 | CJS001/2017-000150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4-07-02 16:07:50 |
名 称 | 昌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2013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 |
来 源 | 昌吉市统计局 | ||
内容概述 |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州、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持... |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州、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9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1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9.2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14.7%。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2.7:48.8:38.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3年,市属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5.3亿元,同比增7.0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0.89%;牧业产值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12.25%;林业产值完成0.4亿元,同比增长17.98%;渔业产值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1.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0.38亿元,同比增长1.39%。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全市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141.17万亩,同比下降3.75%。一是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下降。总播面积中粮食56.61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6.78%;棉花面积58.68万亩,同比下降3.36%;油料面积3.79万亩,同比下降19.6%;蔬菜面积9.02万亩,同比下降6.65%;瓜果类5.45万亩,同比下降3.46%。二是甜菜、其他作物面积增长;甜菜面积2.15万亩,同比增长8.67%;其他作物面积5.41万亩,同比增长79.97%。
牲畜存出栏稳步增长。牲畜存栏数83.82万(只),同比增长7.5%。牲畜出栏数155.11万头(只),同比增长8.42%。肉类总产量达101503吨,同比增长9.66%。禽蛋产量完成10824吨,同比增长5.07%。奶类产量达到210349吨,同比增长2.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8.6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6.57亿元,同比增长20.29%,其中1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4.1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5.68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
亿元企业拉动明显。2013年,全市工业在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8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70.08%,比2012年增加13家,这82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83.2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12%,同比增长24.0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6.3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3个百分点。其中,超60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1家,8-10亿元企业4家,4-7亿元企业5家。
建筑业总产值稳中有升。2013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7.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安装产值9.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其他产值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55亿元,同比增长41.8%。按三次产业划分,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9.07亿元、60.04亿元、124.44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29.68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住宅投资22.69亿元,同比增长43.4%。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9.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2%。全市商品房销售额61.39亿元,同比增长90.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8.13亿元,增长15%。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8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亿元。新增国家3A级景区2家,10个农家乐提质升级工程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第七届美食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整体呈平稳增长的态势。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1亿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7.49亿元,占零售总额的75.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62亿元,占零售总额的15.3%;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0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62亿元,占零售总额的0.9%。
七、总额完成情况、对外经济与招商引资
2013年,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8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各2家,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9亿元,驻四川招商联络处挂牌成立。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6亿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2.7亿元。“一区三园”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区综合竞争力提升9个位次,上升至全国第77位。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特变总部基地投入使用,中央商务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高新区被确定为“自治区两化融合试验区”,笑厨食品等7家企业被评为自治区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疆信息产业园项目获批落户我市。
八、金融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2.05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储蓄存款187.57亿元,同比增长20.7%。各项贷款余额289.64亿元,同比增长20.33%,其中:短期贷款128.49亿元;中长期贷款153.0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差122.41亿元,存贷比70.3%。
九、私营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全面发展,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3.2%。2013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为865804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790745万元,个体户注册资金75059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户数为22216户,其中:私营企业3602户,个体18614户。
十、科学、教育、体育、卫生
2013年,全市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落实科技三项经费1.02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获国家专利323件。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格市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第十四小学建成使用,6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和5所农村学校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医院床位数4504 张,卫生技术人员数4024 人。新区综合医院主体完工,市直两家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个。
2013年,普通中学学生数30696人,小学学生数28040人。初中毕业升学率100%。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0462.7吨;工业烟(粉)尘排放量2467.2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21天。
十二、人口与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市总户数126056户,总人口36.76万人(其中地方人口34.34万人,兵团人口2.42万人),其中男性18.46万人,女性18.3万人。在全部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数23.65万人。人口出生率10.98‰,人口死亡率3.37‰,人口自然增长率7.61‰。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1331元,较上年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4元,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344元,增收2208元。
2013年,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昌吉体育馆投入使用,文博中心主体完工,文体公园初具规模。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12838套,本地电视节目实现农区全覆盖。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弱势群体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39.2万人。全民创业工程深入实施,新增就业再就业1.53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78万人次。社会福利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二六工镇敬老院和4家农村互助幸福院投入使用。烈士陵园建成开放。佃坝乡撤乡建镇。对口帮扶木垒工作扎实有效。援疆工作顺利推进。统计、外事侨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双拥、工青妇、老干部、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