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社会建设类2号)
| 索 引 号 | CJS001/2023-000236 | 主题分类 |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3-09-10 17:36:24 |
| 名 称 | 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社会建设类2号) |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答复 社会建设 | |
| 来 源 |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内容概述 |
张玉晶委员:
| ||
张玉晶委员:
您在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昌吉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制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昌吉市共有中小学32所,48602人。中学7所、小学25所,其中,城区学校15所,乡镇学校10所。根据我市学校劳动教育实际开展的情况,命名了首批10所“昌吉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国家级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2项,在研1项,区级课题结题2项,州级主持在研1项。合作研发《昌吉市2022年寒假家庭劳动清单》《昌吉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清单》,着力提升全市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平台建设水平。实施“一校一案”推进路径,与十二所学校共建劳动教育联盟,建立劳动教育教师培训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培养劳动教育“骨干教师” 21位,先后制定出台了《昌吉市贯彻落实<昌吉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方案》《昌吉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昌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菜单》《昌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指导性文件,依据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结合昌吉市实际,自主编制了《昌吉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清单》,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组织保障等内容,确保劳动教育实施有章可循。
二、开展丰富的研学活动。昌吉市教育局、文旅局联合对昌吉市申报的研学基地进行实地踏勘,经过自治区综合评定共遴选出7家区州级研学基地,依托博物馆、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参观考察、冬(夏)令营、劳动体验等活动,综合运用开设专题讲座、观看经典电影、阅读英雄传记、通读红色家书、举办歌咏比赛、寻访红色足迹等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蕴含其中的爱国精神、革命情操、民族气节,从小树立爱国情、铭记强国志、投身报国行。2019昌吉市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活动,人次达2000人。2020至2022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未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后,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研学活动,主要到农业博览园、新辉红色教育基地、昌吉州阜康飞揽天下研学基地,进行自然生态、国情教育、职业体验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研学,以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学段衔接、课内外衔接和师资衔接,参与学生1629人。2023年7月4日,组织“泉昌情 心连京 丝路缘”北京、泉州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师生98人;7月26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祖国情 中华行”研学活动,昌吉市选派两名品学兼优的农村户籍的高中生参加此次活动;8月12日,昌吉市一中组织25名师生赴泉州南安开展研学活动。
三、深入拓展校外活动资源。指导各学校充分利本市优质的社会资源,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各类教育实践基地联合组织活动。开发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劳动、科普、心理健康等活动课程,扩展课后服务学习场所,将校内的课后服务活动延伸到校外,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持续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每年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结合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项目,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基地为依托的劳动育人途径,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以上答复,如认为不清,可继续反映。
主办单位:昌吉市教育局
2023年9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