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经济建设类6号)
| 索 引 号 | CJS001/2023-000244 | 主题分类 |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3-08-15 12:39:44 |
| 名 称 | 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经济建设类6号) |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答复 经济建设 | |
| 来 源 |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内容概述 | 李月珍委员: 您在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动昌吉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 ||
李月珍委员:
您在政协昌吉市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动昌吉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州市党委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自治州“15+4”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2022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2亿元,工业增加值46.9亿元,增速达17.5%,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州各县市第一。
2023年,我市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自治州“15+4”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存量、扩增量,全力构建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工业领域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在抓好工业经济调度等日常工作的同时,我市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布局。聚焦重点行业细分领域,稳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充分发挥特变电工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带动邦特电气、天诺永盛电器等上下游企业持续发展。积极培育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链,鼓励益海粮油、仓麦园等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推动食品产业向特色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改造升级新型建材产业链,综合利用华电发电、天池能源企业粉煤灰固体废弃物资源,提高朝阳新材料、景悦环保等企业消纳能力,推进建材产业向绿色转型。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闽昌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集聚区产业承载能力,打造番茄、粮油等地方特色品牌,实现优质绿色食品“百花齐放”。
二是持续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坚持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加快蓝山屯河等重点企业申报上市,支持特变智能电气数字化工厂等企业完成升级改造,实现制造业产能增加20%以上。力促笑厨食品调味品综合开发、中粮粮油棉籽脱绒等项目建成投产,农产品加工产值提高5%以上。支持际华公司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溢达纺织高端棉纺5G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硫磺沟矿区总体规划,推动兖矿、菏泽腾达等5个煤矿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加快九洲恒昌输煤廊道项目建设,力争煤炭产量稳步增长。
三是持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支持昌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与昌吉高新区融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立健全“城区—园区”合作共建长效机制,在园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集约发展等方面合作共建,促进双方良性互动、互惠互利、联动发展。结合高新区蓝山屯河科技城、特变线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发挥昌吉市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推进产城两地分工协作配套,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联合招商机制,今年联合开展4次外出招商活动,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开发、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上下游延伸及配套,共同举办项目推介会和对接活动。主动承接准东开发区重点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引进总部基地项目,协鑫能源总部基地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
四是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发展动能。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组织企业81人申报“天山英才”、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等项目;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推动特变超高压“20产线”及智能化试验检测中心建设,申报国家和区州级科技项目20个以上,列入自治区技术创新项目3个以上,自治区级及以上首台(套)首批次产品2个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加快5G应用典型场景推广,新增区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家,力争上云企业15家以上,打造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
以上答复,如认为不清,可继续反映。
主办单位:昌吉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3年7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