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昌吉市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文化建设类36号)
索 引 号 | CJS001/2024-000131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4-08-06 17:08:44 |
名 称 | 政协昌吉市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函(文化建设类36号)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昌吉市 四次 答复 文化建设 36 | |
来 源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
内容概述 |
武培峰等委员:
您在政协昌吉市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文化建设类36号《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武培峰等委员: 您在政协昌吉市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文化建设类36号《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昌吉市下辖10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63个行政村,71个社区,常住人口48.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8.2万人,占比17%。全市约有空巢老年人2.3万人、失能失智老年人2000多人。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117家、床位3096张。已建成街道日间照料中心6个,乡镇社会福利中心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站6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42个,社区助餐点117个。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规划,政策引领。2016年以来,我市相继下发了《昌吉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昌市党办[2016]3号),《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昌市政办发〔2016〕85号)文件,落实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住户达到2000户设置1个社区,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420平方米标准建设养老服务场所,由政府按照统一的建设规模进行建设,或交由开发建设方代建等多种方式解决养老用房,产权归所属街道所有。目前,已对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排,由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各街道社区调研,掌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站)最新情况,对运营及管理进行指导,帮助其真正发挥为老服务功能。经摸排,全市共有68个城市社区,其中15个社区配建了26个社区养老中心、68个社区配建了68个日间照料中心(站)、45个社区配建了94个活动中心、4个社区配建了5个养老院、59个社区配建了70个社区医疗服务站。68个城市社区共有居住小区367个,其中在建的11个,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325个,覆盖率91.29%。 (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社区都拥有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这些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医疗康复站等,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提高服务慰藉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加大闲置资源整合力度,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依托社区(村)综合服务设施或整合、置换闲置资源,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膳食供应、精神慰藉等生活服务。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全市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今年已争取到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项目4个,总投资1500万元,已到位资金1200万元,其中:中山路、北路、绿洲路3个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月份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建国路街道水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预计在7月份可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以上4个中心建成后,将增加养老床位150张,全市实现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三)扎实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对乡镇、街道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摸底并建立台账,全面摸清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底数,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探访、互联网音频探访等方式开展定期探访,精准了解探访对象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服务需求等情况。依托昌吉州智慧健康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老人信息和服务站点资源共享,线上派单、线下接单的服务,辖区老人或家属仅通过手机即可实现一键预约上门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在厚德老年养护院举行了董梅德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引领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骨干护理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环境。上半年董梅德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董景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线上线下培训 262人次,实习 54人,已解决就业15人。 (四)促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一是打造“虚拟养老院”,创新“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依托昌吉州智慧健康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老人信息和服务站点资源共享,线上派单、线下接单的服务,辖区老人或家属仅通过手机即可实现一键预约上门服务。目前,已为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救助服务20000多人次。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着力改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城南、城北老人养护院建设项目,新增养老床位500张,进一步缓解了我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困难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探索普惠养老新模式。将厚德康养家园、董景福乐护养院列为试点单位,面向社区、面向家庭推广和布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让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四是打造的117个老年人助餐点和6个街道“金色晚霞”助餐示范工程,解决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有序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从而提升居家生活品质。目前已对全市符合改造条件的74户老人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六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养老服务设施,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积极争取城乡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项目、“金色晚霞”助餐示范项目等,全面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五)引导人们树立积极老龄化的新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老年人的社会氛围,引导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尊老、敬老、爱老的活动。引导社区居家老年人参与社区、社会活动,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 以上答复,如认为不清,可继续反映。
主办单位:昌吉市民政局 2024年8月5日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