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报告 明方向丨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昌吉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各项稳就业优惠政策,通过推荐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最大限度吸纳困难群众、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充分就业,实现持续增收。
11月3日一大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来到新疆华洋实业(集团)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书苑物业管理中心,了解中心吸纳的社区困难人员就业和工资待遇情况。
新疆华洋实业(集团)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书苑物业管理中心主任刘东:“我们共吸纳就业困难人员11人,主要从事保安、保洁、维修、绿化4个岗位。后期我们计划再吸纳一些就业困难人员,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保障。”
巴哈古丽是延安北路街道柳树巷社区居民,以前一直在家带孙子,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维持。今年年初,有就业意向的她被新疆华洋实业(集团)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录用,成为一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华书苑小区院内和楼内的卫生保洁,实现了稳定就业。这次人社局工作人员来了解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还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她对今后的幸福生活充满希望。
巴哈古丽:“我在这打扫卫生,一个月2500块钱,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我要在这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好。”
市人社局干部随后又来到社区办公场所,给在这里从事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53岁的马丛梅是大西渠镇玉堂村村民,过去全家人的收入主要来自种地,收入来源单一。今年年初,在市人社局就业科的介绍下,她和丈夫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式来到了柳树巷社区,丈夫从事保安工作,她从事社区保洁兼食堂厨师,夫妇俩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7100元。
马丛梅:“我在这做饭,打扫卫生,一个月收入4100块钱,一年收入是49200元,我觉得挺好的。听了他们的宣讲,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
今年以来,昌吉市实施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增收政策,通过培育劳务品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分类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季节性转移,帮助农牧民不断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265人次,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20040元,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原则,分别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在岗职工开展针对性强、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技能培训,共有17169人接受培训;全力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共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家庭服务业专场招聘等各类招聘洽谈会26场,参与企业337家,提供就业岗位7200余个。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科长楚建琪:“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工作,持续抓好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推动昌吉市就业工作有序进行。”(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石麟 通讯员 党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