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聚焦总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小康路上 不让一个人掉队——昌吉州“聚焦总目标 贯彻新发展理念”系列报道之七

2019-01-15 18:24:40 来源:昌吉零距离
【字体: 打印

“精准”“帮扶”“落实”……回望2018年昌吉州扶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新意与温度的关键词跃然眼前。

如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阿克喀巴克村的村民美热姆汗·阿吾东与过去的贫苦日子挥手告别。她成了食品厂的工人,每个月工资2200元,再加上草场补贴等收入,一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钱。

昌吉州全方位启动,多措并举,大力度推进,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把扶贫脱贫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31户15550人,为确保他们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昌吉州努力放大资源优势,在多种扶贫方式上下功夫,织就了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带着贫困群众“冲刺”全面小康,让他们看得见希望、摸得着幸福、感受到温暖。


打造脱贫致富产业,实现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扶贫攻坚战尤酣,聚力攻坚结硕果。扶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

两年前,玛纳斯县玛纳斯镇楼南村的艾孜古丽·阿里木无业,她和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就靠父母的接济和一年8000元的低保金来维持。她经常数着手指头过日子,还有几天才发低保金?一年8000元的低保金,对一家三口来说,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去年,艾孜古丽和玛纳斯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新海结为亲戚后,在亲戚的帮助下做起了微商,还在县上开了一家保健品店。现如今她每个月有2万余元的收入,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主动退了低保。

木垒是昌吉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阿克喀巴克村里有食品厂、奶制品厂、刺绣厂和打馕合作社。这几年,昌吉州党委办公室驻阿克喀巴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先后争取资金145万元,支持企业发展,作为投资回报,几家企业通过与村委会签订“分红合同”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5万元;通过与近60个低收入家庭签订用工合同,保证每户每年可增收2.4万元。


昌吉州积极打造脱贫致富产业,大力推动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及特色手工业发展,并通过提供建设用地、免费建厂等优惠措施,在贫困人员集中的乡镇、村积极培育发展渔具加工、布鞋加工、肉制品生产、民族服饰、蔬果加工等43个“建在家门口、就业在家中”的“卫星工厂”,全面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有了产业就要有劳动力,昌吉州围绕产业发展布局,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培训模式,坚持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市场需要相接轨,灵活采取“联合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培训机构因村、因人、因时实施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0期,培训4274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举办多场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实现转移就业2356人,11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

健康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看病不再愁

在健康扶贫方面,昌吉州提出了精细精确精微“绣花式”扶贫的要求,大力推进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全覆盖。截至目前,1813名建档立卡人员住院医疗总支出1019.7万元,其中患者自付92.05万元,平均报销比例达91%。

前段时间,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村村民热比阿看病花了1.2万元钱,通过享受政策,报销了9000多元。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在全民体检中查出血液病,通过居民医保报销、精准脱贫低保救助、大病临时医疗救助及兜底救助等医疗保障措施,报销了一大半医药费。她拿着报销的住院费说:“医疗保险报了一次,县上又报销了一次,自己花了不到3000元钱,确实给家里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2018年4月,奇台县居民托合塔尔骑摩托车出事故,导致脑部出血,胸、肩、脊椎等多处受伤,这让他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托合塔尔实施了颅脑损伤手术,医疗费为12.7万余元,自费金额只有6378元。

原来,昌吉州对贫困人口实行“两降一升”倾斜政策,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40%、降至10800元,取消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门槛费”;县市在承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90元的标准购买重大医疗补充保险,对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给予兜底保障。全州89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和1家私立医院全部实现“一站式”及时结算,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体“救助慢”“报销难”等问题。

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温暖每一个贫困学生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昌吉州教育扶贫工作的庄严承诺。越来越多贫困学生的命运,随着一项项暖心政策的落实,实现了人生梦想。

家里两个孩子连续两年考上大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个大喜事儿,可是对于昌吉市榆树沟镇四畦村二片区村民马玉成来说,就是一件愁事儿。马玉成家有4个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两年前马玉成因伤不能再干重活,全家人仅靠妻子打工维持家用。两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后,昌吉市为他考上大学的长子发放了扶贫助学金和援疆助学金共8000元,为他考上职业技术学院的二女儿发放了援疆助学金2000元,一下缓解了马玉成的压力。

去年,根据昌吉市建立的政府基金分红项目,他家分到4000元的入股分红,这项政策将为他家带来三年的持续红利。今年他还用贴息贷款买了20只羊,有了挣钱的门路,他家的日子也逐渐宽裕。

昌吉州在教育扶贫方面,补齐短板、精准发力。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免学费,启动实施了农村学前三年免费教育,由各级财政按照2800元/生/年补助。向243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661万元,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教育。实施援疆资金资助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援疆资金资助普通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专科生、预科生和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截至目前,落实各级各类建档立卡学生补助424.79万元、2113人。


行走在昌吉大地上,昔日贫困户如今笑脸舒展、干劲十足。一场以工作更实、质量更高、效果更优为目标的脱贫攻坚战,正依托着更好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扶贫资金、更佳的产业项目深入扎实推进,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上,昌吉州各族干部群众正步履铿锵、砥砺前行。(新疆日报 通讯员 廖冬云)


责任编辑:陈蕾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