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擦亮幸福底色 书写民生答卷

2020-09-28 11:23:07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打印

擦亮幸福底色 书写民生答卷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昌吉成功实践综述之二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

秋色如锦,铺满庭州大地。

一柄支架、一个手机,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中心村村民郭清峰化身主播,面对镜头向网友推介无花果、葫芦籽等当地农产品,展示农村新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州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6.2%。

在阜康市幼儿园城东分园,5岁的马萱黎和小朋友们滑滑梯、玩木马、学唱歌,享受着快乐童年时光。两年来,我州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

田福刚从甘肃省来木垒县博斯坦乡依尔喀巴克村当村医已有3个月,他坐在宽敞明亮的门诊室里为村民看病,实现了做医生的梦想。今年,木垒县提高工资待遇,面向社会招聘了69名村医,全县49个村的农民有了健康“守门人”。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与综合实力同步提升的,是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怎样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为生动实践?我州坚持把本级财政支出和对口援疆资金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2014年以来,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2019年达到339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3%,2019年达到19215元。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昌吉温度始终如一。

民生普惠的步伐迈得如此坚实,朝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民生愿景不懈奋斗,昌吉,正奋力书写好新时代惠及百姓的民生答卷。

筑牢民生之基 打好幸福底色

如果说,民生是一幅悠长的画卷,那什么才是最美的幸福底色?

保障日益健全,基层百姓病有所医,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一件件、一桩桩,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州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2014年至2019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41万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我州不断加强教育保障、深化教育改革。从2017年至今,全州教育经费由40.6亿元增长至42.9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全州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将达到255所,新增学位5524个,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将达20961名。

医疗是民生之需。2014年至今,全州67个乡镇卫生院均与县级医院建立起远程医疗服务体系,67个乡镇卫生院和384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30%以上;开展五轮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体检人员累计达427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大病救治覆盖率提升至100%。

生态是民生之福。2014年起,我州利用3年时间,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2019年,国控考核城市——昌吉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天,优良率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

从解决入园难的教育关怀到“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体系,再到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求索路上,自治州一路厚积成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落脚点,不断提升“民生温度”,让幸福有了更靓丽的底色。

办好民生实事 铺开幸福画卷

清新雅致的文明校园,朗朗书声滋养心灵;蝶变一新的老旧家园,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弦歌处处的广场游园,草根明星舞动旋律。金秋的昌吉,处处是情与景交融的和美画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想问题、做决策从百姓角度出发,为民情怀一以贯之,民生的幸福底色才清晰明朗。

这是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民生故事——

木垒县博斯坦乡依尔喀巴克村村民杜曼·阿合木江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3月,他来到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名搬运工,每月收入5000元。如今,依尔喀巴克村有12名村民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他们忙碌在流水线上,依靠政府的扶持惠民政策书写着与父辈不同的人生。

去年6月,7岁的穆吉达依提·地木拉提因癫痫病频繁发作在北京看病花去了8万多元,让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令他的母亲阿丽牙没有想到的是,回到木垒县博斯坦乡博斯坦村后,木垒县医保局按程序为穆吉达依提·地木拉提报销了大部分的费用。今年1月,她又拿到了1.4万元的二次医疗救助款。

明亮整洁的教室、宽敞规范的操场……走进呼图壁县大丰镇小学,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欢声笑语扑面而来。大丰镇小学原本只有21间教室,难以满足教学需要。2019年,呼图壁县利用福建援疆资金,投资750万元为大丰镇小学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配备了2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乐器一应俱全。

小至一厘一毫,大到千家万户,那些幸福美满的故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然生动地写进了百姓心间。一条条饱含温度的举措,积极回应着群众的关切;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生动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上。

补足民生短板 增添幸福美色

解读一座城的幸福密码,一定要走过她的大街小巷。

金秋阳光洒落,昌吉市六工镇的昌吉厚德康养家园已是满院芬芳。老人们或品茗聊天,或布子下棋,充满了温馨。一项项惠老政策陆续出台、一处处为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我州已形成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多元化养老格局。

自治州本级参保人员金玉英的退休金又涨了,退休生活更有质量。今年是自治区连续第16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是连续第5年实施统一方案调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6岁的昌吉市庙尔沟乡村民叶斯布力得益于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一家四口从简陋的小平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2014年至2019年,我州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10.5万套;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让45690户农民住进安居房;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并完成9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稳稳托起了百姓的幸福感。

“以前孩子们上学要走好几公里路,现在学校建成了,设施不比城里差,80多户牧民的孩子上学不再走远路了!”木垒县大石头乡幼儿园园长王静说。2017年,我州率先在全疆建立了州域内学前教育联盟共同体,实现了各级各类幼儿园联盟管理全覆盖。

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的战德新老人身患糖尿病七八年,签约家庭医生后,每年享受免费体检,接受指导用药,现在血糖基本正常。2015年,我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各县市逐步开展;2017年,我州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2018年,我州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逐一破解了百姓医疗难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天的昌吉,民生领域“底线”加紧筑牢,“冰点”正在消融,保障网更为坚实,家家户户的好日子传递出这6年的发展温度。

放眼未来,更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酝酿,昌吉,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向着幸福再出发!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