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连雪域”系列报道第一集:泉州,你好!
自1999年以来,泉州市先后有七批援疆干部来到我们昌吉市。他们把他乡当故乡,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了“为国担当、为疆奉献、为闽争光、为己添彩”的铮铮誓言。就在第七批援疆干部即将回返泉州、第八批援疆干部履职新征程的时刻,泉州市委宣传部特意派出采访小组,与我台一起深入城乡各地,探寻20年来的援疆足迹,记录20年来的泉昌深情。从今天起,我台推出两地媒体共同采制的系列报道《海丝连雪域》,今天播出第一集《泉州,你好!》
在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操场上,足球队的孩子们正在热身,准备分组决一胜负。同一时刻,昌吉市八小四年五班,一场特别的主题班会即将召开。
在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就学的大都是哈萨克族孩子,马背上的民族有着天然的足球爱好,于是,学校组建了少年足球队,梅西、C罗是这些足球小将的目标,去泉州踢球则是他们的心愿。
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学生吾拉孜:“想去踢足球。泉州踢足球吗?”
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学生沙木哈尔:“我们学校有一个楼就是泉州给我们建的。我们足球队的衣服和球这些足球都是泉州给的。”
泉州到底是什么样的?阿什里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充满着想象。和阿什里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一样。市八小四年级五班的孩子也想认识泉州。他们没有去过这个海边的城市,但他们在泉州有好朋友,虽然还未曾谋面。
市八小四年级五班学生李心旖:“我在福建省泉州市崇德实验小学也认识了一个朋友名叫许可欣,他虽然比我的字要写得不太好看,然后在这里我就想对他说,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块加油努力,一块进步。”
市八小四年级五班学生胡育玮:“我特别想在那交一位爱读书的朋友,我还想交一个比较爱吃的朋友,因为我也爱吃,有时间他还可以到新疆来我们俩一块吃。”
市八小四年级五班学生张芮阁:“我也交到一个朋友叫丁才,在他的信中我知道了福建有四果汤这个好吃的,我也想特别想去尝一尝,希望福建那边的同学也能到我们这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因为拥有同一个老师——林志红,一只只千纸鹤带着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通过林老师架起的桥梁,飞到泉州。即便林老师就要结束支教回泉州工作了,这份情谊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泉州援疆教师林志红:“这是源于我们崇德实小跟昌吉市第八小学共建了,去年是由我们泉州分指挥部牵头有了这么一场活动,今年我们就把共建的活动延续下去,我想我回去之后,可能这两个班级的活动还会继续。”
泉州援疆教师黄宜滨:“我们起一个作用,就是桥梁的作用。帮忙说把泉州和昌吉的两地的教育教学,比如说学校与学校之间结对子,形成共建。”
市八小四年级五班的主题班会结束时,阿什里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也用一记漂亮的进球结束了比赛。
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校长潘建东:“从援建咱们教学楼开始,特别是咱们阿什里中心学校足球队,可以说通过援疆指挥部领导的协助,咱们的足球队在各个方面有了不错的成绩。在今年7月份,参加北疆片区的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采访结束后,我们和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校长潘建东互加微信好友。前不久,他在微信上告诉我们足球队再创佳绩,也正式向泉州发出邀请。
无论是在阿什里中心小学,还是在市八小,我们看到泉州都是昌吉娃们的梦想之地。如何确保教育援疆团队带来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得以延续? 除了从硬件改善,更重要的是内涵提升。教育援疆让泉昌两地学校结对子、交朋友,为我们昌吉市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名师。通过“丝路缘泉昌情”融情夏令营活动,150多名昌吉的孩子们前往泉州体验“海丝”文化。我们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昌吉孩子会伸出双手对泉州说,“嗨,你好!”(昌吉市电视台 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