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纪委监委公布第三批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认真履行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牵头责任,会同19家部门单位扎实推进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公布第三批成果: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安装“银医通”自助服务机12台,有效缓解患者就诊中出现的“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和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问题。与医务人员签订“九不准”承诺书,坚决杜绝医务人员“拿回扣”“开大处方、贵重药”“过度检查”等医疗领域不正之风问题。开通自治区首家“门诊医路通一站式服务接待中心”,提供医保政策咨询、床位预约、志愿服务等便民服务。建设集取号、候诊、登记、接种、留观等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8家,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双提升。
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抓好庭院整治、居住环境改善等院内院外“六件事”,解决了一批影响村容村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农村环境问题,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按照户分类、户减量、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累计出动人员15万人次、清运车辆6.8万台次,清理垃圾16万吨,清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6.2万吨;拆除危房2560户,清理残垣断壁1.75万处,整治庭院8563户;完成绿化面积4000亩,栽植树木82万余株,修剪树木12万余株;完成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新建卫生厕所17288座,创建美丽庭院2562户。
开展违规分配和享受公租房清理整治问题,确保困难群体住房需求。
对2008年1月至2019年10月前享受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情况进行再审核,对不参加年审及年审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其享受住房保障资格,并追缴公租房65套、租金44万元。
聚焦不动产登记服务,集中整治办理时间长、群众反复跑、办证难等问题。
增设一个由不动产、房产、税务三部门组成的“一窗受理”试验窗口。将原来的不动产登记的8个环节合并为3个,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在8个工作日、4个工作日内办结。开通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及上门服务事项和不动产权证邮政送到家服务事项,实现从“办事群众上门领”变为“在家等着送上门”。为昌吉州直统建房及各房产公司1万余户居民办理不动产证,解决了群众长期反映的分散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脱保”“漏保”问题。
利用两个月时间集中排查了近几年来退出低保但生活仍面临困难的群众、农村低保收入中未纳入低保的困难群众、重病重残家庭等人群,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全底、兜牢底。截至2019年11月底,昌吉市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共计515户,896人(其中城市低保332户451人,农村低保183户44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共计511.08万元。开展临时救助30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8.44万元,有意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孤儿集中供(收)养率达97.4%,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311万元、孤儿保障金43.73万元。(昌吉市纪委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