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 党员不撤
昌吉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疫情不退,党员不撤
疫情当前,我们向前;疫情不退,党员不撤!这是昌吉市广大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昌吉市广大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站在最险处,在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共产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现在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殊时期,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2月7日,身穿蓝色防护服,头戴口罩和护目镜的杨昌春正在昌吉市西郊的垃圾处理车间里奔波忙碌着。
杨昌春今年51岁,是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垃圾综合处理场的党支部书记,他在环卫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25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杨昌春几乎以单位为家,不是在垃圾填埋区巡查生活垃圾消毒防护和无害化填埋覆盖情况,就是到高温蒸煮车间查看医疗废弃物是否按照要求包装处置。面对严峻的疫情,昌吉市垃圾综合处理场每天除了要处理600多吨生活垃圾,还要处理1吨多的医疗垃圾,还要当日清理完全市一百多处废弃口罩收集点的垃圾,这无形中给广大环卫工人增加了工作量。杨昌春不断给大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
“困难时刻,共产党员就是要冲在最前面!” 在杨昌春的带领下,昌吉市垃圾综合处理场的职工各个干劲十足。杨昌春更是以身作则,已经一周没有回家了。“虽然工作很累,但比起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我们这些不算什么。” 杨昌春总是这样勉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垃圾处理的工作中。
“在垃圾处理上,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进行的,可是一点也不敢马虎”。他说医疗垃圾必须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环保要求的规定进行处理。
在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昌吉市垃圾处理场的干部职工在党支部书记杨昌春的影响带动下,没有一个人缺岗、离岗,保证了全市垃圾规范有序处理,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环卫人的贡献。(文/图 昌吉市城市管理局贾兴旺 马惠玲)
医生变身“消杀员”
在昌吉市集中留观点,昌吉市宝利诊所负责人刘宝利每日都会背着喷雾器对每个房间和角落进行消毒。
今年50岁的刘宝利背着40多斤的药水,每天平均要配置7-8桶,定时来回消杀,一背就是一整天,从凌晨到深夜。
“非常时期,作为医生,作为党员,群众需要我们,我们也必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全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宝利与其他14家个体民营诊所负责人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前往抗疫一线担任消毒防疫志愿者。
在昌吉市民营医疗联合党支部消杀志愿者团队中,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50岁,其中夫妻双方都在一线的就有4户家庭。虽然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处理,但他们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做好每日的消毒工作。顾不上身上勒出的伤痕、顾不上饥肠辘辘、顾不上擦拭汗水,每人日均步行数都在5万步以上。(文/图 昌吉市卫健委 马彦华)
党员“红马甲”在行动
在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友联巷社区各小区门口,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正在为车辆消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小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为有效发挥辖区党员作用,友联巷社区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不畏严寒,坚守在社区防控工作的最前沿。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他们耐心劝说;遇到有困难的居民,他们主动上前帮忙;居民不方便出门,他们就代买日常用品……这一件件一桩桩,群众都看在眼里。
“真的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因为有他们在,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小区居民于红亮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尤其在困难面前,我更要冲锋一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志愿者马晓玲说。(文/图 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友联巷社区 李玉隽)